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5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等。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介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加快。但是个别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不尊重东道国法律与文化传统、经营行为不规范等现象……
浙江在线5月2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洪慧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5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等。
会议指出,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要围绕体制机制建设,突出问题导向,落实企业责任,严格依法执纪,补足制度短板,加强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合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权责明确、放管结合、规范有序、风险控制有力的监管体制机制,更好服务对外开放大局。
趋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成潮流
当前,一拨拨中国企业加快了海外投资步伐。其中,传化等浙江民企表现的非常活跃,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6年,传化股份1.42亿美元并购荷兰透纳化学后,便获得其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的网络布局,进而开启传化功能性化学品行业的全球布局。
浙江省商务厅介绍,2016年,浙江企业实施跨国并购项目166个,同比增长23%,并购额82.4亿美元,同比增长61.4%。其中99%为民企跨国并购。
今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加快培育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显示,2017年至2019年,浙江要推动一批民营跨国企业进入商务部中国非金融类跨国公司100强、国际承包商(ENR)250强或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力争培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总部设在浙江、国际形象良好、海外布局业内领先、跨国经营指数较高的本土民营跨国公司20家。
未来3年,浙江还将完善跨国经营支持体系,加强国际税收政策的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投资前期税收风险识别、预警和跨国经营期间国际税收政策的落实,引导企业海外利润回归。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国并购还可带动民企加大省内投资,提升民企技术能力,扩大民企品牌影响,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项目共计142个,实际交易金额为165.6亿美元。
现象:个别“走出去”企业存不尊重当地法律与文化传统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介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加快,但不可忽视的是东道国各类风险,已成为影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
据介绍,中国企业“走出去”早期,习惯将国内经营的经验和习惯移植到海外,偏重与政府打交道,忽略与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忽视了环保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此相对的是,随着当地居民社区意识、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兴起,相关问题对企业海外投资和运营的影响日益凸显。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个别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不尊重东道国法律与文化传统、经营行为不规范等现象,这些少数企业的行为对中国企业整体的国际形象造成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的疑虑;此外,部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搞恶性竞争现象,对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构成不利影响。面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国政府可进一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竞争、海外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针对企业海外运营不规范等问题,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部分做法可为我们提供借鉴:美国制定了《反海外贿赂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日本政府则通过推动相关机构制定《海外投资行动指针》对企业海外投资经营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提升日本企业国际形象。
海外投资有风险 胆大同时需谨慎
另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完成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仅有13%盈利可观,基本盈利39%,有24%处于持平和24%亏损状态。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特别是在对准入审查等风险不断高企的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时,可以考虑与欧美跨国公司联合“走出去”,减少投资项目的受关注度和政治风险。同时,探索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企业为辅,以民营企业打前线、国有企业随后跟进的混合所有制海外投资模式,从而实现单独依靠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都难以完成的海外投资项目,降低投资风险和壁垒,提高决策效率和精度。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强调,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面上改革。
(综合自人民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新闻网、经济参考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