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1

校外培训为何屡禁不止 孩子们的暑假去哪了?

编辑:王艺
导 语

在参加补习班的孩子中,还有72%的孩子在假期有考试和比赛项目。一份小小的调查或许并不典型,但反映了小学生所处的“教育生态”环境。

20140402101552482.jpg

  浙江在线8月21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王艺)暑假临近尾声,您的孩子是怎样度过这个假期的呢?

  记者近日随机调查了18名小学生的暑期生活。从7月15日至8月29日,47天假期中,拿出30天以上参加各类补习班的学生占55%,在补习班学习20天以上的占28%,补习10天以上的学生占11%,仅有5%的学生没有参加任何补习班。在参加补习班的孩子中,还有72%的孩子在假期有考试和比赛项目。一份小小的调查或许并不典型,但反映了小学生所处的“教育生态”环境。

  培训机构变相替学校选拔学生

  不久前,在某近视眼治疗机构,记者看到一名十岁的小患者双眼视力仅为4.1,不禁惋惜。孩子母亲也很焦虑:“今天要不是钢琴老师有事儿,根本过不来。每天课都排得满满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升初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一些知名培训机构都组织统考和排位赛,通过培训班内的统测排名为小升初考试选拔生源。而培训机构通过考试,变相替学校选拔招生,更是公开的秘密。

  何女士的儿子今年6月幸运地派位到北京一所老牌重点中学,可是何女士和儿子却高兴不起来。

  “从接到录取通知那天起,家长们就开始自发地组团攒班,小升初辅导群、分班辅导群,还有同仁医院配镜群,微信整天嘀嘀响个不停,我心脏都受不了了。”何女士说,因为孩子喜欢画画,所以课余时间几乎都在学画画,除此之外只给孩子报了英语补习班。跟群里的家长比,自己绝对是“对孩子极不负责”的家长。

  结果正如何女士所料,没有参加分班辅导的孩子毫无悬念地被分到了普通班,而绝大多数参加辅导的孩子进入到实验班。

  “教委三令五申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分班考试,可哪个家长敢站出来举报呢?”何女士最发愁的是,全班38名学生,只有自己的孩子和另外6个学生没有参加小升初衔接班的学习。这意味着,一开学,这7个孩子就要面对跟其他学生的差距。

  家长“拔高”需求旺盛 培训班关停非易事

  近日,上海市教委联合市工商等部门,向培训机构打了一记“重拳”。多个部门联合摸排发现,上海目前近7000家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中,“有证有照”的约占四分之一,“无证无照”的有1300余家,其中500余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学科类和学科延伸类培训的机构,已进入逐步关停阶段。

  然而,为了选择更加优质的民办学校,上海的幼升小、小升初家长不断通过“拔高”学科类课程成绩,来增加入读民办学校的筹码。这也是各类培训机构“市场需求旺盛”的根本原因。

  “管它线上线下,也不管它有没有资质,只要老师教得好,我就付费。”殷女士的孩子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顺利进入上海一所“985”高校的热门专业就读,她总结出的“真理”是——尽量参加一对一、一对多的线下课程,“直接到老师家里补习,工商、教委都查不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完全按照教委要求的“有证有照、不拔高”的要求来限定,能“活”下来的培训机构屈指可数。问题是,即便符合教委要求,得到认可“活”了下来,它也“活”不长,因为“家长不埋单”。

  “家长完全可以去找那些私人补习班,几百元一堂课,照样可以拔高。”这名业内人士说,培训机构始终与学业压力“共存”,躲不掉也关不完,“今天关了这些无证无照、拔高课程的,明天它换个花样照样开门,照样有人埋单。”

  整顿管理是对的,但这种整顿,只能说是整顿市场,并不是给孩子减负。

  缺乏优质师资 校外辅导恐难走远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2017年辅导教育行业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培训诉求调研报告》显示,作为教育辅导行业的付费主体,家长在选择辅导机构时最关注的是师资力量,其次是品牌知名度、课程设置等。在选择辅导机构教师时,家长最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度,其次是教学态度、教学创新力等。

  把报告与虚假宣传“培训名师”的新闻放在一起读,结论或许更加清晰。北京一家媒体暗访发现,有校外辅导机构将毫无任教经验的暗访记者,写成“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并让新教师在向家长介绍自己时“没有证书也说自己有,反正家长们也不懂。”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情节讽刺的就是校外培训机构师资的虚假宣传。反贪局长侯亮平带着儿子去培训机构报名,却发现所谓“数学名师”是以前见过的一位“电工师傅”。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电视剧中的情节,现实中也不乏类似的影子。

  校外辅导机构发展迅速,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发展迅猛,2016年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参训学生规模达到1.37亿人次,但优秀师资显然难以满足快速扩张的市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校外培训机构“名师遍地”背后的水分有多少,自不待言。

  (综合检察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报道)

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