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因再次发生自驾游客在猛兽区遇袭事件,被卷入了舆论风暴中心。一名男性游客自驾游览时,因私自开窗投喂食物被黑熊咬伤,让人再次回想起去年同样在这个动物园,虎口下一死一伤的惨剧。
事发图
浙江在线8月2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英磊)近日,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黑熊咬伤游客事件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继去年老虎成为“网红”之后,黑熊又成新“网红”。在旅行过程中,游客本想与黑熊“亲密接触”,结果反被黑熊伤害,野生动物园为何猛兽伤人事件频发?是熊之过,还是人之责?
一次次猛兽伤人事件并非巧合,也暴露出野生动物园“零距离”自驾游模式的重大安全隐患。不过,这样的状况或将成为历史。北京日报记者昨日从市质监局确认,作为北京地方标准的野生动物养殖场所,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正在征集意见,新规范提出,游客自驾观览的野生动物养殖场所,应设置游客车辆观览专用通道,通道应采取隔离网、架空、强化玻璃幕墙等方式,确保车辆不与猛兽有任何接触的可能。
开窗投喂被熊咬
“当时很多熊围着汽车要吃的。两头熊看到我们的车就朝着车走过来。”陈先生和他的朋友在事后说。
看见熊过来,陈先生就把车窗打开了一条小缝,往外扔食物。这时,一只熊叼起食物就在一旁开吃了,另一只熊立即围了过来,并扒着车窗试图把头伸进车内。
“当时我和一旁拍照的朋友都吓懵了。”情急之下,陈先生用手使劲去扣玻璃升降按钮。谁知,车辆自带的防夹手功能反倒帮助了黑熊,受到阻力后,车窗玻璃不升反降,陈先生所坐的驾驶位一侧,整个车窗都向黑熊敞开了!
就在一瞬间,黑熊一口咬住陈先生的左臂,“一阵剧痛啊,我本能地挣脱,猛踩油门往前开,从后视镜里我看到,熊被挣脱后疯狂地追赶拍打撕咬车。”
幸好,熊被挣脱了,除了手臂上被咬伤,并没有再受到更大的伤害,工作人员随后赶到驱走了猛兽,陈先生也及时接受了治疗。
这个世间最美妙的事情,叫做“虚惊一场”,熊口逃生的陈先生应该深有体会。
事件发生后,延庆区责成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赴园区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责令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立即进行整改,严格限制自驾游进园车辆数量,进一步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告知力度,继续加大园区内巡视检查力度,确保游客安全。同时延庆区旅游委提醒游客,游园时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资料图
游客自我约束力差 呼吁淘汰“亲密接触”
去年的北京“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故更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虽然“7·23”事故最终定性“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但延庆区政府调查组称,发现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在管理中的一些漏洞,例如日常管理中员工培训考核制度未完全落实,存在有培训无考核、部分应急演练资料缺失的问题。
事故频发,北京市质监局决定针对野生动物养殖场所安全生产等级相关规范开始征集意见。意见表明,游客自驾观览的场所,应设置游客车辆观览专用通道,通道应采取隔离网、架空、强化玻璃幕墙等方式确保车辆不应与猛兽有任何接触可能。
记者了解到,游客与猛兽“零距离”相处的自驾游模式在国内仅有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和秦皇岛野生动物园两家。中国动物园协会理事彭真信对此表示,“零距离”自驾游览模式仍存安全隐患,呼吁从业者应主动淘汰落后的运营管理模式。他说,与猛兽“零距离”接触的自驾游游览模式存在不可控的安全隐患,游客自我约束能力差异大,无法从根本上规避安全风险,目前在行业内已逐步被淘汰。
在国内外,多数野生动物园都采取另一种更安全的游览模式:如北京野生动物园、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等自驾游览区,都通过隐蔽的壕沟、水域、地下电网隔离等物理方式,把猛兽与游客隔绝开来,游客可以看到猛兽,但彼此间保持着安全距离,互不打扰。记者游览北京野生动物园时发现,游客在猛兽区自驾禁止下车和投喂,投喂全部由工作人员负责,游客只能在园方指定的温顺食草动物区投食。
国外野生动物园还对游览行为作出了严格规定:如美国黄石公园规定,自驾游乘客必须随时待在车里,随意喊叫吸引动物注意都是违法行为,还会给游客发放防熊喷雾;不少非洲国家的国家公园至今都禁止自驾游,所有进入保护区的游客必须乘坐旅游公司安排的专车。
记者探访 一头熊扒在车窗上
【延伸阅读】
近年来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动物伤人事件
据公开资料显示,仅就事发的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此前就发生过多起动物伤人事件。
2009年3月,三名男子爬完长城抄近路下山,翻过几道护网后误入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虎园,其中一人被咬死。
2012年10月,一位老太太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华南虎区下车解手,被突然出现的老虎扑倒,面部遭到撕咬。
2014年8月,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孟加拉虎园区一名巡逻员被老虎咬伤后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3月,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名40多岁的动管部经理在给大象喂食时被其踩死。
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东北虎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造成1死1伤。
2017年8月18日,游客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打开车窗投食,被黑熊咬伤。
(综合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中国网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