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2

AI染指文艺殿堂塔尖?诗歌界也将开启“人机大战”

编辑:王艺
导 语

9月20日,西南某媒体开通面向广大诗人、诗歌创作爱好者的投稿通道,以中秋主题作诗,与小冰同题PK。

20170128-ba5e2cf67bd21e8b_600x5000.jpg

  浙江在线9月22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王艺)诗歌创作被称为人类想象力的高级表现之一,写诗被视为人类最后的一个精神文化堡垒。

  继机器人下围棋战胜人类之后,机器人开始写诗,必然再次引发高度关注。今年5月19日,AI“小冰”在北京举办了她“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这个可以聊天、可以写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引发诗人圈空前的热议和争论。

  9月20日,西南某媒体开通面向广大诗人、诗歌创作爱好者的投稿通道,以中秋主题作诗,与小冰同题PK。邀约令发出一开始,来自北京的著名诗人李瑾、周瑟瑟,以及成都本地的诗人蒋蓝、凸凹等人先后“应战”,并有众多知名诗人对小冰作诗表示不服。同时,活动主委会20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诗歌投稿几十首,其中包括来自四川成都、叙永、攀枝花的作品,也有来自福建、甘肃的诗人投稿。

  唱歌、评论、写诗 小冰会的还不少

  3年前,微软研发团队开始探讨“情感计算框架”的可实现性,于是创立了“微软小冰”,试图搭建一种以EQ(情商)为基础的、全新的人工智能体系。小冰先后登陆中国、日本、美国和印度等4个国家,截至今年4月,拥有超过1亿用户,累计对话量超过300亿。目前的小冰拥有唱歌、财经评论、写诗三种创造力。

  小冰的现代诗创作能力,师承1920年以来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包括胡适、李金发、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汪国真等。经过6000分钟、10000次的迭代学习,目前小冰的诗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诗人周瑟瑟认真看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也读了小冰发在“宽窄巷”上发表的新诗《全世界就在那里》,“以前我感觉她的诗机器味很浓,现在慢慢有人味了。如果说,小冰以前的诗是小学生水平,现在算得上是大一新生的水平。她是不断往前走的。”

  诗歌到底是什么?诗人龚静染认为,诗歌是人类最为神秘的精神语言,它不是一种纯粹的智力活动,机器人可以打败最顶尖的围棋高手,但小冰从本质上是不能写诗的。“因为诗的限定就是人,是人的精神活动,机器人写的不过是分行的组合文字而已。小冰可以写出好的句子,但那是一堆没有情感的组合,再好看也没有用。当然,作为一种机器人游戏,小冰给我们带来了当下写作的启示:什么是诗?怎样寻找诗的语言。”

  诗人陶春也有自己的思考。“大数据时代,对于人工智能结晶的机器人小冰,我丝毫不疑它拥有的词汇量,以及对创作规律、技法的运用。但小冰“作品”,个人以为仅仅是类诗,是诗的高仿。用一句四川话来说,就是:搞来好耍嘛。”陶春认为,一首真正完整意义的诗,不仅仅是对字、词、句或句群有机组合的表达呈现,更是作者生命、情感气息,与不可让渡的生存体验之思的融会贯通。这正是“活的”有血有肉的人与“死的”无爱无恨的小冰们的根本区别与鸿沟,无可逾越。”

  续写《冰与火之歌》 还有啥是AI不能干的

  也许是再不能忍受《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R·R·马丁的拖延症,美剧《权力的游戏》铁杆粉丝、人工智能技术专家扎克·图特,让人工智能续写了第六部,并将它发表在开源社区网站Github上,引发了一轮小骚动。

  扎克·图特将五卷书一口气灌输给系统,并设定了一些条件后,人工智能不仅依据前五部的逻辑预测了后续的故事线,还创造出许多有趣的情节,虽然存在一些逻辑错误,但其模仿原作者写作风格的能力已让很多人折服。

  扎克·图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运用的神经网络及算法虽然可以自学英语的基本语言知识以及马丁的文风结构,但显然并不完美,它不能编写长篇故事,语法也有问题,完美的文字创作机器可以记住数百万字的复杂剧情,现在的技术还不能训练出这种功能。

  无论人工智能续写的作品是否能赶上原著,是否完美,但却再次验证了一个现实,人工智能越来越擅长艺术创作。

  2016年,谷歌研发的项目“Magenta”,发布了第一首人工智能创作的90秒钢琴音乐作品。

  同年3月,在谷歌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伦敦艺术家Memo Akten和谷歌人工智能共同完成的一组GCHQ画作拍出了当天最高价8000美元。

  (综合华西都市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