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本月25日举行全民公投,据2017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库区)独立公投委员会27日公布的消息,公投共收集了308.6万余张有效票,投票率72%;其中支持票占92.73%、反对票占7.2%。国际各方纷纷做出反应,库尔德地区公投为何会如此受到关注?
伊拉克库尔德人在25日的独立公投中排队投票
浙江在线杭州9月28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英磊)据2017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库区)独立公投委员会27日公布的消息,公投共收集了308.6万余张有效票,投票率72%;其中支持票占92.73%、反对票占7.2%。
此次公投并不会直接导致库区宣布独立,而是影响库区同伊拉克中央政府下一步谈判的基础。有效票中还包括海外流亡库尔德人的电子选票。
选举委员会称,有近8万选票为无效票,另有17万张选票因有疑义作废。选举委员会说,有效票中还包括海外流亡库尔德人的电子选票。
虽然支持票将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但这次公投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公投并不会直接导致库区宣布独立,而是影响库区同伊拉克中央政府下一步谈判的基础。
黄色部分为库尔德自治区
反对声四起 伊库区四面楚歌
目前,除以色列外,伊库区公投几乎遭到域内国家和域外大国的一致反对。土耳其、伊朗等相关邻国自然不愿意看到库尔德人的离心倾向。对于美国来说,肢解伊拉克、打破地区权力平衡并不符合其利益:短期来看,可能拆散整个反恐团队,让IS有可乘之机; 从长远看,它将失去一张制衡伊拉克的“底牌”。尽管俄罗斯措辞“模糊”,但考虑到伊朗和土耳其的感受,它也对公投持保留意见。唯独站在阿拉伯世界对立面的以色列,乐见库区独立的局面发生。金良祥指出,库尔德独立运动不符合中东地区求和平、求稳定的整体诉求。
库尔德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无国家民族,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的库尔德人就一直在寻求独立建国。作为当前中东库尔德人的“老大哥”,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在独立道路上是走得最远的那个。本次公投地区包括库尔德自治区的3个省份以及不属于自治区但目前由库尔德人控制的基尔库克省。公投区约占伊拉克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且为伊拉克主要产油区。
长期以来,库区政府和伊拉克中央政府关系紧张,双方在多个省份的土地归属上有分歧,特别是石油储量丰富的基尔库克省。
伊拉克北部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其收益曾占伊拉克全国国民收入的一半以上。但伊拉克北部位于内陆,没有出海口,石油出口须途经周边,而周边国家都不支持库尔德人独立。
对于此次公投,伊拉克中央政府、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的坚决反对。据伊朗媒体27日报道,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穆罕默德·侯赛因·巴盖里当天与到访的伊拉克政府军代表团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军事合作,共同应对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库区)独立公投。
伊拉克杜赫克,库尔德人走上街头挥舞库尔德旗帜庆祝独立公投
公投为何备受关注
一方面,公投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库区内部派系矛盾。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分属不同派系,其中最大的两个派系分别由巴尔札尼家族和塔拉巴尼家族领导,两派拥有各自的政党与武装,多次为争夺库区控制权发生火拼。一旦库区独立,两大派系之间的矛盾可能激化甚至再次兵戎相见。
除此之外,公投还将继续冲击中东地区脆弱的政治版图。由于库尔德人分布于伊拉克、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四个国家的交界处,一旦伊拉克库区真正独立,将引发连锁反应,不仅加速土、叙、伊三国境内库尔德人寻求独立的步伐,还会进一步削弱中东地区其他多民族、多教派国家民众的国家认同感,甚至可能使中东现有政治版图分崩离析。
此外,中东是深受恐怖主义侵扰的重灾区,极端组织曾在2014年,在库尔德人聚居的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北部占据大片地区。在这些地方,中央政府的控制相对薄弱,给极端组织留下了可乘之机。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内至今还有不少区域仍被极端组织渗透。一旦库尔德地区局势因独立纷争陷入混乱,恐怖势力可能卷土重来,甚至可能转移扩散到更广泛的地区
库尔德人为何执意要公投
尽管库区领导人多次表示,公投不会导致库区立刻宣布独立建国,但国际社会对于公投结果是否会引发局部冲突或更大规模的连锁反应仍忧心忡忡。分析人士则认为,这更接近一场“政治秀”,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库尔德人很清楚,如果公投实施,通过几乎毫无悬念。但他们也知道,鉴于目前国际社会的反对,独立建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落实并不现实。分析人士认为,库尔德人推动公投有三个目的。
第一,库尔德人希望以公投为政治筹码,提高其对伊拉克中央政府的“开价”。
第二,第二,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巴尔扎尼希望通过公投来争取库区民心,巩固其政治基础,争取继续掌权。
第三,第三,在打击极端组织的过程中,库尔德人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地位不断上升。对于库尔德人来说,目前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分析认为,公投后,库区政府很可能在领土、石油分配和自治权等方面向中央政府提出更多诉求;而在库区内部,将继续维持巴尔扎尼领导的库尔德民主党一家独大的态势。
(综合人民网、澎湃新闻、央视新闻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