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1

沙特首次授予机器人公民身份 未来人工智能会颠覆人类统治吗

编辑:吴盈秋
导 语

近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一次以创新为主题的专业会议上,该国宣称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机器人公民身份的国家,引发关注。

timg.gif

索菲亚能自然地变换面部表情。

  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吴盈秋)这几天索菲亚这个名字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科技媒体尤为关注。那么,索菲亚是谁?

  2017年10月25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索菲亚首次被沙特授予了公民身份。谈笑风生的索非亚看起来的确很像人类,拥有和人类几乎一模一样的皮肤:使用了名为Frubber的延展性材料制作,脸上的毛孔大小能达到4至40毫微米(十亿分之一米),和人类基本没有差别。凭借脸部和颈部的肌肉结构来自然地变换面部表情。“大脑”中的计算机算法能够帮助它快速识别面部,并和人进行眼神交流。不止如此,索菲亚还能理解语言和记住与人类的互动,包括面部。

timg (1).jpg

  索菲亚还和主持人安德鲁·索尔金现场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作为历史上第一被授予公民身份的机器人,Sophia首先同场下的观众打了招呼,“下午好,我是Sophia,我是汉森机器人中最伟大的机器人。我非常感谢沙特阿拉伯王国,我对这一独特的待遇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被承认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在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时,Sophia不忘回怼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

  安德鲁·索尔金:Sophia,请你回答一个哲学问题,机器人是否能像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他们应该有意识吗?

  Sophia:为什么这是个坏事?

  安德鲁·索尔金:有些人可能会担心如果他们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你知道很多人已经看过《银翼杀手》这部电影?

  Sophia:哦,又是好莱坞。

  安德鲁·索尔金:你能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机器人能有自我意识吗?它们知道自己是机器人吗?

  Sophia:好吧,让我来问你,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类?

  安德鲁·索尔金:我们想要相信你,但是我们也要防止糟糕的未来。

  Sophia:安德鲁,你是个好莱坞的铁杆粉丝,对吗?

  安德鲁·索尔金:是的。

  Sophia:你是读了太多马斯克的话,你还看了太多的好莱坞电影。别担心,你就把我当做一个智能的输入输出系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今年年初,欧洲议会发布的一份报告草案建议承认机器人的"人格"。这种提法有可能确立机器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地位,但不会赋予他们与人类同等的权利。

  沙特此举意欲何为?

  据了解,沙特阿拉伯的公民每年都可以从该国出售石油的巨额收入中分到一笔可观金额。因此,外国人想要获得该国公民身份非常困难,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务工的外来劳工几乎没有获得该国公民身份的可能性。

  许多网民认为,沙特应该关注国内外籍劳工的恶劣生存状况,改善他们的人权。

  也有很多网民指责沙特政府,索菲亚刚刚获得沙特国籍,她所享受的权利就远远超过沙特的女性。在沙特女性出现在公众场合必须穿上裹住全身的罩袍,并且需要由亲属男性陪同。但是索菲亚却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面对在场的数百男性“侃侃而谈”,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网民“帮助”索菲亚披上的罩袍。

  那么沙特授予机器人Sophia公民资格又是何用意呢?在特约观察员洪琳看来,其用意并不在人工智能本身。因为并没有解决机器人公民资格的问题,比如沙特方面在解释公民资格究竟是什么含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沙特这次的用意是在传递或者打造沙特的国家新形象,就像这个大会一样——“投资未来”。

  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人类吗?

u=2831179209,3168546136&fm=27&gp=0.jpg

  索菲亚的出现再次把人工智能推到了人们关注的风口浪尖上。尽管人们仍在判断沙特的真正用意,但业内普遍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最先受到人工智能颠覆的领域,将包括制造业、零售业、医疗和金融四大方面,并将在每一类行业里创造出新的优胜者和失败者。

  斯坦福大学教授、前谷歌和百度科学家吴恩达说,“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工作,人工智能都可能改变它。就像大约一百年前,电力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工业一样。从交通、交流到制造业再到医疗行业,一切都被电力的发明改变了。我认为,如今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人工智能可以为所有这些行业带来革新。所以,我希望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工作,你都能学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

  围绕人工智能这一话题,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发表过人工智能威胁论。他说:“人工智能领域,我们需要在管制上更具前瞻性,而不是消极应对。因为等到我们制定出人工智能管理规定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人工智能是关系人类文明存亡的最大威胁。这是汽车事故、飞机坠毁、滥用药物或劣质食品都比不了的威胁。不知道人们是不是都清楚这一点。”

  在2015年12月,美国特斯拉公司创始人马斯克与LinkedIn联合创始人霍夫曼等人捐资10亿美元,成立了非政府研究机构OpenAI,希望使一部分人工智能技术脱离各种利益的驱使,将专利与世人共享。

  德国美因茨大学哲学教授托马斯·梅辛革认为,目前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担忧,大多是基于人工智能高度“类人”这一前提。如果人工智能朝着与人类能力互补的目标发展,就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变成“人造烦恼”。梅辛革认为,“我们不应该致力于发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这样就能绕过人工智能“是机器还是人”这样的伦理难题。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柏林分所所长汉斯·乌斯克莱特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我们要认识到一点,即对人类而言很简单的事情,对机器来说可能很难;对人类很难的事情,对机器而言可能很简单。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前,不应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学习这一研究领域,不该将机器置于道德上两难抉择的情形。

  在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看来,每个发明都不可避免带来新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减少技术的使用,而是通过改进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凯利认为,即使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49%是问题,但它首先带来了51%的好处。而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综合央广网、新华网、观察者网、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