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

打哈欠会传染?越忍越想打?你不知道的打哈欠谜题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莫名其妙也会跟一个,这种效应让人“不明觉厉”。据每日科学网的数据显示,大约50%的人看到别人打哈欠也会打哈欠作为回应。

  浙江在线杭州11月17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看到别人打哈欠,明明自己并不困,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起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近日,英国科学家提出,打哈欠的信号会自动触发大脑运动皮质的原始反射,导致无意识地自动模仿,形成传染。

  除了这种理论之外,科学家还对哈欠的传染现象给出了各种解释,包括移情理论、原始沟通交流形式、从众心理等,但至今也还没有统一答案。

14.jpg

打哈欠会传染是常见的现象。

  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 

  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莫名其妙也会跟一个,这种效应让人“不明觉厉”。据每日科学网的数据显示,大约50%的人看到别人打哈欠也会打哈欠作为回应。研究者们认为,打哈欠之所以会传染,可能是“将心比心”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有人在大街上不小心跌倒,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哎呦”一声。打哈欠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看到别人哈欠连天,你也会觉得困。

  最近,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招募了36名成年志愿者,让这些人观看打哈欠的视频,要求一部分人控制住不打哈欠,而对照组可以随意打哈欠。

  实验期间,研究人员持续记录志愿者打哈欠的次数,并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测量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结果显示,人们被哈欠传染的倾向各不相同,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与打哈欠的迫切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人为刺激增强运动皮质兴奋程度,可以增强打哈欠的冲动。

  研究人员发布的新闻公报说,打哈欠的信号会自动触发大脑运动皮质的原始反射,被哈欠传染属于一种“模仿现象”,即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语言、机械重复特定动作或语言。这种模仿特性也是原始人融入集体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模仿同样的动作来表达共同属性,就可以避免树敌。这种模仿行为不仅仅局限于人类,狗狗和猩猩同样也有这样的倾向。

13.jpg

打哈欠。

  打哈欠越热想忍欲望越强

  打哈欠不是人类专属,从何时源起也不得而知。日常生活中,从灵长类到猫狗,乃至爬虫类、鱼类都会打哈欠,因此至少可回溯到鱼类出现的5亿年前了。不过即便哈欠都快打成“化石”了,目前仍没有科学研究真正能揭秘哈欠为何而打。可以肯定的是,打哈欠普遍被认为是困倦、疲惫、精神不济的表现,所以,人们在一些场合总要掩饰自己的“颓”,强忍着哈欠不打出来。

  不过,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当代生物学》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想忍住不打哈欠都会以失败告终,越是强忍着,渴望反而越强烈。

  英国《每日邮报》8月31日援引研究牵头人、认知神经科学教授史蒂芬·杰克逊的话报道,打哈欠的传染效应因人而异,有人在10分钟内打了30个哈欠,也有人一个都没打。当人们试图忍着不打哈欠时,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变得紧张,这一区域控制打哈欠等行为,人们因此变得更渴望打哈欠。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可能有助治疗痴呆症。痴呆症患者的症状之一就是易受他人打哈欠传染,而且一打就停不下来。

  打哈欠对身体有好处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尼昂塔分校研究指出,常打哈欠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

  血液循环更好 研究人员记录了志愿者打哈欠的时长,然后与他们大脑重量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数量作对比。结果发现,常打哈欠的志愿者,其血液循环更好。

  认知水平更好 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质层神经元数量约为100亿个,打哈欠的平均时长为6秒。相比之下,老鼠打哈欠的时长不到两秒。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神经元数量是影响打哈欠时长的最主要因素,每次打哈欠长的人,认知水平更好。

  消除困倦 研究负责人安德鲁·盖洛普教授表示,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容易长久地保持一种姿势,会影响血液循环、脑部活动能减退,在适当的时候深深地打一个哈欠,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帮助新陈代谢,使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

  (综合科技日报、新华社、贵阳晚报、环球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