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6

南宋时中国都向海外出口啥 “南海I号”30年了还没“卸完货”

编辑:汪江军
导 语

南海海域是中国古代海船南下的必经航道,早在汉代就开辟有经南海前往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更是盛极一时。但是,海上风暴、水中暗礁,让众多满载货物来往于世界各地的船只每每涉险,遇上海难,常常连同船上的货物一起沉没海底。

timg (6).jpg

  浙江在线11月26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汪江军)公元1216年前后,一艘满载货物的大船,从当时的繁忙大港——福建泉州扬帆出海。当大船行驶到茫茫南海时,意外发生,就此沉入深深海底。

  时隔约800年,这艘大船被我们发现,船上的物品历经10年打捞,也逐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向我们展示着古代中国船员的海上生活以及出口物品。

  为纪念“南海Ⅰ号”发现30周年,成功举行“整体打捞”10周年,昨天起,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位考古学专家齐聚广东阳江海陵岛,出席为期2天的“‘南海Ⅰ号’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timg (7).jpg

南海一号上的宋代瓷器

  瓷器与金属工艺品出土最多

  根据主办方通报的“南海Ⅰ号”最新发掘资料显示,历经10年的发掘,发现“南海Ⅰ号”是一条满载各类货物的南宋沉船,出土、出水器物包括陶瓷器、铜铁器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总共文物数量21000余件套、标本2600件,其中瓷器19000余件套、金器180件套、银铤183件套、铁器84吨、铜器170件套、铅锡器85件、竹器13件,木器46件,漆器28件、石器25件,其他及不明274件,以及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

  “南海I号”已出土植物种类绝大部分是可食用的植物,分水果、瓜类、谷物和香料四大类。其中水果按果实构造可细分为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和荔枝类。核果类包括梅、槟榔、橄榄等;坚果类包括锥栗、银杏、松子等;浆果类主要是葡萄;荔枝类为荔枝;瓜类以冬瓜为主;谷物类为水稻;香料类则包括花椒、胡椒,其他还有石栗、草海桐等。发掘者分析认为,这些出土的植物遗存中很大一部分或原属船员的食物和生活用品。

  有趣的是,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中锥栗和梅核异常丰富,因此这两种植物也有可能是被贩运的货物,即“南海I号”沉船除其他货物外,还包括了一些海船始发地的植物类土特产用于交易。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已完成大部分船货清理工作。

u=2072097437,273288118&fm=27&gp=0.jpg

  茫茫南海还有不少考古明星

  南海海域是中国古代海船南下的必经航道,早在汉代就开辟有经南海前往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更是盛极一时。但是,海上风暴、水中暗礁,让众多满载货物来往于世界各地的船只每每涉险,遇上海难,常常连同船上的货物一起沉没海底。

  “在南海诸岛海域,有不少水下沉船遗骸,出水文物包括沉船与瓷器、钱币、矿料、石雕等船货。其中,瓷器是沉船中最主要的出水文物。”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所所长姜波说。

  据姜波介绍,南海水下沉船考古方面,除了“南海I号”,还有“南澳I号”“华光礁I号”等发掘项目。这些沉船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事业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大明星”。

  “南澳一号”沉船:2007年在汕头南澳岛附近海域被发现,在随后对这艘明代沉船进行的考古发掘中,清理沉船船体,出水了数万件遗物。

  “华光礁一号”沉船:沉没于西沙海域的“华光礁一号”,是中国水下考古学界首次打捞发掘的远海沉船。这艘宋代沉船主体船舱保存较好,主要装载的货物依然是瓷器,出水了近万件包括来自景德镇窑和德化窑的瓷器珍品。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大洋网、阳江日报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