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5

澳大利亚双重国籍风波席卷政坛 是双重自由还是双重枷锁?

编辑:周舸
导 语

今年,“几维澳人”一词频频被人提及。按照澳大利亚宪法,双重或多重国籍者原则上不得担任议员。自7月以来,9名议员因双重国籍问题辞职。

20171107064232fOAc.jpg

  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12月5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周舸) 据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4日揭晓2017年度热词——“几维澳人”。这个单词由意为新西兰人的“kiwi”和意为澳大利亚人的“aussie”组合而成,在席卷澳大利亚政坛的双重国籍风波助推下,一举成为年度最热词汇。

  今年,“几维澳人”一词频频被人提及。按照澳大利亚宪法,双重或多重国籍者原则上不得担任议员。自7月以来,9名议员因双重国籍问题辞职。

  澳大利亚双重国籍风波席卷政坛

  根据澳大利亚宪法第44条,承认过忠诚于、服从于或依附于外国,或承认自己为外国的臣民或公民,或享受外国臣民或公民权利或特权的人,或是外国公民……不得当选澳大利亚参议员或众议员,或作为参议员或众议员出席议会。

  这场双重国籍危机始于今年6月底,澳大利亚绿党副领袖斯科特·卢德兰发现自己还持有新西兰国籍。卢德兰7月14日宣布辞职,其职位由拉丽莎·沃特斯接任。仅四天后,沃特斯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辞职。卢德兰的遭遇提醒她去核查自己的国籍,结果发现自己拥有加拿大籍。

  紧接着,资源与北澳事务部长马休·卡纳万、单一国家党参议员马尔科姆·罗伯茨、独立参议员谢诺峰以及国家党副领袖菲奥那·纳什均被指拥有双重国籍,他们都表示直到今年才发现此事。8月,国家党党首、副总理巴纳比·乔伊斯向众议院宣布自己同时持有新西兰国籍,将这场双重国籍风波推向高潮。最终,法院于上月依据宪法作出判决,七名被曝出有双重国籍的议员中,乔伊斯等五人没有任职资格,卡纳万和谢诺峰“幸免于难”。到11月,又有两位参议员雅基·兰比和卡科什克-摩尔因发现拥有双重国籍身份后辞职。

  在澳大利亚政坛双重国籍风波冲击下,已有9人失去议员资格。

122.jpg

  特恩布尔。网路图片

  人人自危 澳总理支持度跌至新低

  在副总理乔伊斯解职、联邦议会参议长帕里被曝出拥有双重国籍,自由党议员纷纷“陷落”的情况下,奥总理特恩布尔政府的微弱优势更加岌岌可危,他不得不“追随 ”工党,求其支持以控制局面。

  最终,联盟党与工党就双重国籍风波处理办法达成协议。所有众议员及参议员须在12月1日前公开声明自己的国籍情况,并出示证据证明自己并非双重国籍。这场持续数月的双重国籍风波虽然暂时给出了明确的方案,也暂时可以少些“波澜汹涌”,但是特恩布尔政府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11月14日的澳大利亚当地民调显示,联盟党支持率不及工党。澳总理特恩布尔的支持度也跌至新低。在两党偏好中,工党以55比45的比分领先联盟党。这已是特恩布尔领导下的联盟党连续第23次支持率不及工党。

  《澳大利亚人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特恩布尔支持率由41%降至33%,远低于他2015年9月上任时的史上最高支持率55%。政坛动荡、执政的联盟党民调下滑,特恩布尔其本人支持率也再度下滑,双重国籍风波可谓对澳大利亚政坛的打击不小。

  是双重自由,还是双重枷锁?

  双重国籍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国民的忠诚度。但作为硬币的另一面,拥有双重国籍者,可以更便利地穿梭在两国之间,享有两国国民的权利和福利,同时也用他们的智慧为所在国发展作出贡献。

  日本法律禁止国民拥有双重国籍。为防止双重国籍的产生,日本实行“国籍选择制度”。所谓“国籍选择制度”,是指双重国籍者在22岁必须对国籍作出选择,声明“选择日本国籍,放弃外国国籍”,如果不选择,会接到法务大臣的催告,在收到催告后一个月内不做出选择,将丧失日本国籍。然而,日本国内拥有双重国籍者依然不在少数。一些移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寻求双重国籍有现实生活和情感两个层面的原因,他们自豪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身份,但也希望保有到另一国家自由旅行、购置不动产、投资以及享受健康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养老和退休等方面的优惠及便利条件。

  韩国曾经是一个实行严格的单一国籍制度的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韩国于2011年开始有条件地承认双重国籍。根据现在韩国的国籍法,海外高级人才、结婚移民者、成年前被外国人领养者以及65岁以上高龄海外同胞可持有双重国籍。对于政府放宽双重国籍制度的方案,韩国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为适应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国际化时代需要,提高韩国国家竞争力的必然举措。

  这或许正是双重国籍的两面。双重国籍,是双重自由,亦是双重枷锁。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曾在《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觉》中提出的多重身份带来的悖论:赋予人一种单一的身份认同,无疑是罔顾事实且非常危险的;但是很多人在多重身份认同的重叠幻觉里迷失方向,变成情绪动物,从而也失去自由。

  (综合新华网、环球网、中新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