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汉语热”。语言是衡量国家的软实力指标之一, 全球“汉语热”正是全球“中国热”的集中体现。
浙江在线12月8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杨静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热”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掀起。
美国《时代周刊》曾发表文章认为,如果想领先别人,就要先学习汉语。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汉语热”。语言是衡量国家的软实力指标之一, 全球“汉语热”正是全球“中国热”的集中体现。
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成趋势
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截图。
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携夫人梅拉尼娅访问中国引起全球广泛关注。访华期间,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古诗的视频也引起网友热议。
事实上,不只是阿拉贝拉在学习中文,英国乔治小王子、西班牙莱昂诺尔公主,都在上汉语课。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少年儿童加入到学汉语的大潮中,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渐成趋势。
比利时肖蒙日斯图市一所名为“儿童之路”的幼儿园,孩子们在做认汉字游戏。新华社发
据了解,英国从政府到民间全方位推动汉语教学,包括颁布国家政令、教育部设立专职岗位、每年定期巡视汉语教学课程、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等,5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到2020年全英学汉语人数计划达40万人。
再看其他欧洲国家——
西班牙学习汉语人数已突破4万,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人数多年来保持欧洲第一。
法国有150余所大学、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法国教育部为此还设立专职汉语总督学。
意大利注册汉语学员逾3万人,40多所大学设置汉语课程和专业。
作为联合国6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的中文,早在2010年,就拥有了“联合国中文日”。现在,联合国每年有600多名各国雇员参加中文培训与学习。
据统计,各国开设汉语专业的学校共3302所,开设汉语学分课5356所。目前,学历教育、学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基本成型。
多国将汉语纳入“高考”
据国家汉办粗略估算,目前除中国(含港澳台)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其中包括6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以及4000多万各国主流社会的学习和使用者。
汉语教学逐步被一些国家纳入其主流教育体系,如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已先后将汉语列为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之一。
近日,爱尔兰发布了其未来10年的外语教学战略,将汉语纳入了爱尔兰“高考”。根据这一战略,从2020年起,爱尔兰的高中生可以选修汉语,并可以在2022年的爱尔兰“高考”——高中毕业证书考试中选考汉语。爱尔兰负责教育的政府官员称,这一战略是应对非英语国家崛起和英国脱欧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
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认为,通过这一外语教学战略,未来可以将提供两种以上外语教学的中等学校数量提升25%,并带动在高考中应考两种语言的学生数量提升25%。
爱尔兰政府负责高等教育的国务部长玛丽·奥康纳今年9月曾表示,近年来,爱尔兰各地喜欢汉语的人越来越多,选择去中国留学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加。爱尔兰有两个非常成功的孔子学院,一个在都柏林大学,另一个在科克大学。在这两所孔子学院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爱尔兰毕业生基本掌握了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她还说,近年来爱尔兰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在学生互换、语言学习、文化研究等各方面合作良好。
汉语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暹粒华文学校中山学校内的柬埔寨学生正在朗读中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中资企业走出国门,在沿线城市投资建厂,这使汉语国际化迎来新的重大契机。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境外企业聘用外方员工达150万人,这个数字是2014年的1.8倍。
“所在国会讲汉语的人才奇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炜的团队通过走访“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企业发现,这是当前制约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瓶颈。
“汉语培训对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发展意义重大。”肯尼亚广东总商会副会长冼伟坚表示,中国有100多家企业在肯尼亚投资,工程建设需要大量懂得汉语的人才。
为了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认同、能用汉语工作的双语职业人才,中山大学中文系联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试点推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职业汉语培训班。首期已于7月31日开班,56名学员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白俄罗斯等32个国家。
2013年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发布联合声明和公报,提出支持汉语教学和孔子学院建设。学习汉语成为许多国家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时尚”与“潮流”。
目前,我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设立135所孔子学院和1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6年注册学员46万人,文化活动受众270万人,分别比上年度增长37.3%和14%。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历史机遇。
(综合北京青年报、中国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