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

圆明园考古首次发现半圆形码头 乾隆六下江南美丽回忆竟是这样

编辑:洪慧敏
导 语

乾隆去圆明园的船队怎么停靠?这位曾六次下江南的皇帝如何把对杭州西湖等美丽回忆,江南元素如何融入到当时世界上最华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考古首次发现半圆形码头,通过码头形状可考证乾隆船队停靠方式。

  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洪慧敏)乾隆去圆明园的船队怎么停靠?这位曾六次下江南的皇帝如何把对杭州西湖等美丽回忆,江南元素融入到当时世界上最华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考古首次发现半圆形码头,通过码头形状可考证乾隆船队停靠方式。

Cgqg11i1GpmARKSsAACcLcURE1Q167.jpg

  圆明园历经了清朝从康熙到咸丰六代帝王的修缮,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了全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最终建成了一座绝世的园林。乾隆先后六次下江南,每每见到心仪的美景,便命人记下,在圆明园中仿造,圆明园中汇集了祖国南北各色的美景,既有庐山瀑布的壮美,也有杭州西湖的秀丽。

  但在经历了英法联军的烧掠之后,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了一些碎片。

  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已完成一期20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紫碧山房建于雍正时期,乾隆二十五年前后对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改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成员张利芳介绍,“紫碧山房也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石有溪涧的江南野趣风光园林建筑。”

  紫碧山房主体部分占地1.37万平方米,一期考古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圆明园的最高点寒山,以及值房、宫门、紫碧山房殿、含余清、澄素楼等建筑遗迹以及码头、石桥、围墙、道路、河道等附属设施,出土了瓷片、琉璃及石质建筑构件等少量文物。发现了早期散水、墙基、山体拦土墙及“满堂红”基础、排水道等新遗迹现象,基本摸清了该建筑遗存建于三合土夯筑的“满堂红”基础之上的工程做法。大部分建筑基址的“满堂红”基础是近几年圆明园考古发掘见到的最厚的,有的厚达两米,体现了清代皇家对建筑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

CgoOElo7RkCAMvH1AAMPOF25mQ4694.jpg

  走进遗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坑。“其实这是河道的一部分。”张利芳告诉记者,紫碧山房的南侧临水,历史资料显示是一条名叫北长河的河道,皇帝坐船从东边过来,停船靠岸后可以直接下船,步行十几步就能进入紫碧山房的宫门。

  坑深两米左右,坑内可见两组石砌的台子,两组石台底部的直线距离不足一米,从外观看靠东的是方形,靠西的是半圆形。“这是这次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在圆明园的考古发掘当中,这是第一次发现了半圆形码头。”张利芳说,两组石台都是码头,用于泊船。“设想一下,皇帝坐船从东边过来,船身顺势停靠在东侧的方形码头,让皇帝、妃子等重要的人先下船,船再往前行几米到半圆形的码头停放,半圆形码头从上到下有个梯形的坡度,正好和船头的弧度吻合,方便固定船头。”

F201009281734401856300602.jpg

  铜版画,大水法正面,郎世宁绘

  几乎所有的清代皇帝都眷念中国南方的山水。康熙帝和乾隆帝更是数下江南,在政务之外感触南方的烟水迷离。正是在这一种情结下,他们将皇家的御花园建设成人造的“水景园”。

  盛时的圆明三园,它的大部分造景是聚水而生、因水成趣。形成了众多的水态,彼此之间又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了整个园林的脉络和纽带。

  圆明园的水源主要来自于万泉河水系和玉泉山水系,但在雍正二年(1724年)扩建时,以上两处水量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只好从黑龙潭边小清河引来温泉、阳台山、凤凰岭一带的泉水和山水,从“紫碧山房”入水口处入水,保证圆明园北部“鱼跃鸢飞”、“北远山村”一带江南水乡风景区及西洋楼景区用水。  

  水引入园中后,如何规划和给排也费尽心机。总的来看,水源从圆明园南方的“藻园”进入,因西高东低的地势,水自然流遍圆明园大部分园林水面。一部分则供应圆明园宫墙的“护墙河”;另一部分,北流至“月地云居”南面,分出一支流入“万方安和”湖面,形成后湖景区。  

  为了水景之间实现游览的便利,同时也形成视觉上点缀联系,曲流溪涧之外,桥梁也成为圆明园的一大特色。圆明园极盛时,用于连接各处景观和景观内的各式桥梁就有100余座。单是桥的结构、形式也是极尽巧思,从结构上看,有石桥、木桥、砖桥之分;从形式上看,有平桥、拱桥、曲桥、十字桥以及单孔、三孔、九孔桥之别。同时,建桥、改桥和与水相关的其他营造项目,是一个持续的工程,只要圆明园尚在建设之中,它们的修建就不曾停止。

  以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为例,单是这年12月,圆明园各处添改石桥、泊岸、暗沟工程,就花费五万九千多两白银,可以想见圆明园“因水而生”的耗费。

  (综合自新华社、中国搜索、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