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30

从“生存大战”到“双赢” 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情感故事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在信息通道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多数人被各种数字终端占据了所有时间。于是有人会问,你还有时间阅读纸质书吗?答案是:有的。

  浙江在线杭州12月30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在全国很多的大城市,一个场景屡见不鲜:许多人手里都捧着手机等移动终端,刷朋友圈、读电子书……阅读开始变得“行色匆匆”。

  随着电子阅读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此类设备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与图书之间的关系。尽管许多报刊都已经实现了数字转型,有些甚至仅在线发行,但纸质书籍仍然表现出出人意料的韧性。

7.jpeg

新派书店

  纸质阅读的“仪式感”无可替代

  说到图书消费,最先闯入大家脑海的,是那场由来已久的电子书与纸质书间的“生存大战”。在信息通道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多数人被各种数字终端占据了所有时间。于是有人会问,你还有时间阅读纸质书吗?答案是:有的。

  根据开卷的数据,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在图书实体店渠道消费中,总体市场同比增幅达3.6%;在天猫、京东两大平台的网络书店渠道中,图书销售增幅超过35%。同时,日前发布的《2016-2017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报告》显示,北京市居民纸质读物阅读率为81.02%;2013年至2017年连续4年间,人均纸质图书消费增加85元,达330.92元。这一系列数字无不说明,纸质书不仅没有在与电子书的“短兵相接”中败下阵来,反而实现了逆势上扬。

  数据印证了纸质书阅读的逐渐回暖,这当然令人欣慰。事实上,尽管数字阅读势头迅猛,但现实中喜欢“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人也越来越多,朋友圈中也常有人晒自己正在阅读的书。至于各地为推动全民阅读而举办的各种书市、读书会、朗诵活动等等,更是成为常态景观。

  从接受的层面看,纸质阅读的“仪式感”无可替代。无论是书籍本身从装帧到排版、插图等等带给人的愉悦,还是因阅读活动而与周围环境产生的内在默契,读纸质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已经与书籍一样,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精神体验。不要以为这样的体验无足轻重,也不要以为可以被随意置换,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体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地积淀于人的意识深处。

  而从现实语境看,对于当下为生计匆匆奔忙的人来说,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南阁子”,然而,类似的执念与追求却是不绝如缕,甚至魂牵梦绕。把心思放空,捧起书册,也是走进自己内心、物我两忘的一种方式,由此带来的满足感、舒适感,并不是数字阅读所能比拟的。在这里,书籍这种“载体”,也几乎成为阅读的本体,难以切割。

5.jpg

共享书店

  新派书店不仅仅是“书”店

  书都是一样的,在哪里买重要吗?未必不重要。曾经,传统书店纷纷倒闭,传统图书出版公司也陷入低潮,一时间大有被摧毁的态势。如今,新派书店在全国开了一家又一家,不少旅行者把目的地有特色的新派书店放到了行程中,去转一转,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也顺便买回几本书作为伴手礼。其实,这说明了“在哪里买书”很重要。

  随着当当、亚马逊等网上书店的崛起,同样只会“卖书”的传统书店在消费的便捷性和最敏感的价格上败下阵来,失去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不仅仅“卖书”的新派书店,你可以说它是一个书店,因为这里最多的商品就是书,人们到这里来的目的大多也是书,但却不能说它只是一个书店,因为它是多业态综合经营,打造出一种“你在这里消耗时间,不只是选择了一种书籍和产品,而是基于你选择的书籍和产品,选择了属于你的生活方式”的新消费场景。这些,都是网上书店不具备的特质。

  除了新派书店,共享书店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亮点。12月26日,安徽省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全国首家轨道交通共享书店也在合肥地铁2号线的安徽农业大学站同步亮相。目前皖新传媒在安徽已经开设了16家共享书店,除此以外,北京、上海也开设了两家共享书店,所有的书店都可以通借通还。据了解,用户用手机下载“智慧书房”APP,并注册、缴纳99元押金后,扫一扫书后面的条形码就可以直接把书带回家。免费阅读的时限是10天,只要按期归还,借书不限次数,且押金可随时退还。

  在满足阅读需求的同时,也有人提出疑问:“都共享了,还有人买书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市场部主任朱丹觉得,这个问题需辩证来看。“共享书店会减少部分图书品类的采购,比如教辅学习类,一些休闲类的纸质书也会因此降低销量。但是,对一些具有出版价值、内容积淀深厚、有一定文化品位的图书来说,反而增加了图书与读者接触的机会,扩大了传播面,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购买需求,其实这是对图书出版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出版社必须跟进创新,及时调整出版思路和经营策略。”

6.jpg

电子阅读器

  纸质书和电子书并不是一对替代品

  2004 年,在亚马逊的一次高管会议上,CEO 杰夫·贝佐斯在没有多少人支持的情况下,决定自主开发一个电子阅读器,一个专注于阅读的设备。

  2007年,第一代kindle研发成功,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小盒子里,有存量巨大的电子书城,有9万种电子书,每本书的定价都是9.9美元。这个小小的设备打开了人们读书习惯的新大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在出版纸质书的同时,也上线电子书。在近期的一场活动中,作家冯唐表示,自己最初是把纸质书转换成电子书,而现在已经是纸质书与电子书同步发布。他认为,阅读不应该有太多的界限,出版也一样。

  商务印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数字出版越来越成为当下图书出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出版的图书,基本都是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步,以前没有出版过电子版本的图书,也会转换成电子书再次发售。

  但是,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并非零和关系,而是一种多赢关系。因为数字阅读不可避免带有碎片化、浅阅读的特征,往往也会引导人去阅读纸质书籍;而纸质书籍的沉潜、蕴藉,往往也可以通过数字检索得以加深、强化。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尽管数字阅读接触率连续8年攀升之后,纸质阅读也开始随之回暖的深层原因,就像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评价,“电子书不会取代纸质书,但是可以丰富读者的选择”。

  纸质书籍,固然是我们的所爱;同时,我们也不该排斥数字阅读。反之亦然。这既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认知与信任,也应该成为这个社会的一种共识。只要我们不懈求真、严肃思考,只要我们在坚硬的外部世界里依然存有柔软的内心,只要我们愿意在快速奔跑中稍稍慢下来去体悟“月白风清”“知行合一”,那么,就大可不必担心不再有人读书。

  所以,纸质书与电子书并不是要互相取代,反而是在互补中共存,并逐渐细分。短读看“屏”,长读看“纸”;休闲娱乐看“屏”,理性思考看“纸”;“但当涉猎”看“屏”,深入研究看“纸”。最终受益的,是我国的图书消费市场,以及热爱读书的每一个人。

  (综合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日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