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2

疯狂!生源过亿 中小学生培训机构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

编辑:蒋敏华
导 语

近日,《半月谈》记者前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调查采访,揭开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市场近乎疯狂的一面: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培优班、强化班……培训机构蓬勃发展,大有喧宾夺主取代公办学校之势。

1.jpg

培训机构上课现场(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1月2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蒋敏华)近日,《半月谈》记者前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调查采访,揭开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市场近乎疯狂的一面: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培优班、强化班……培训机构蓬勃发展,大有喧宾夺主取代公办学校之势。

  行业规模逾8000亿元

  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每年还在增长。以2014年为例,我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约占全体在校学生总数的36.7%,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更是高达70%。”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分析。

  据介绍,从2010年开始,全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公众对于教育文化类产品的消费需求保持旺盛,消费意愿也日益高涨,面向文化教育娱乐类的支出逐渐成为家庭消费日益重要的方向。

  庞大的中小学生在校规模,也支撑起了我国课外辅导行业规模庞大的用户群。报告分析,“从2015年开始小学在校生人数重新攀升,加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迎来持续增长。再加上目前中小学阶段1.8亿至2亿左右的在校生人数,构成了我国课外辅导行业规模庞大的潜在用户群。”

2.jpg

学而思课堂(网络图片)

  机构过度逐利引担忧

  数据显示,国内一家大型的培训机构已覆盖37个城市,线下学生接近400万人,线上注册用户累计超过3500万人。在课外培训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仅以深圳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的课外培训机构有2000多家,但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教育培训机构只有461家,多数培训机构属于无证经营。

  不少专家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以此获得家长的认可。

  一位重点高中校长说,一些培训机构吃透了应试规则,教给孩子的很多都是套路,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定是没有套路的。由于学校不能搞超前教育,相关培训机构就裹挟家长带着孩子拼命抢跑。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认为,教育培训市场整体过热,培训机构逐利现象严重,甚至违背教育规律提前抢跑学习,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群体焦虑。

  野蛮生长背后的土壤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的校外教育培训热,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不均衡,存在幼升小、小升初择校热,加之用单一的分数标准评价学生,导致以应试为特色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野蛮生长。

  语文出版社原社长王旭明认为,人才选拔录用制度没有根本转变,仅靠教育内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往往收效甚微。从教育内部来说,重考试、轻课堂,课上问题没解决,只好到课下解决,这是各种培训班盛行的重要原因。

  校外培训机构与公立名校联手,实现对优质生“掐尖”,更助长了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需求。在北京市海淀区,许多名校都十分看重奥数成绩,四大“社会杯赛”(迎春杯、希望杯、华罗庚杯、走美杯)与学而思杯、高思杯等“机构杯赛”的成绩,成为名校招录学生的重要指标。

  此外,许多小学在减负政策的推动下,纷纷制定提前放学制度,有些学校甚至下午3点左右就放学。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孩子放学后上课外培训机构,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jpg

艺术培训机构(网络图片)

  [阅读延伸]

  专家建议提高培训机构准入门槛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尽快明确中小学培训教育机构设立准入条件,从课程标准、教师资质等方面提高这类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对其校长任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严肃清理违规办学的教育培训机构,对虚假宣传、利益勾结的培训教育机构进行严惩,对诚信办学、信誉良好的培训教育机构进行表彰与宣传。建立教育培训机构诚信办学“黑名单”制度;建立培训教育机构的学费专用帐户与风险保证金制度。

  依托教育培训行业协会,试点制定统一课程标准,对培训时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作出原则性、基础性规定。

  (综合半月谈、人民网、中国网消息)

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