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

老坛泡菜味道好可别多吃 自己腌制这个时间吃最安全

编辑:王艺
导 语

泡菜、酸菜这些腌渍食品,是不少市民特别是老人的心头好。然而,最近患消化道肿瘤的老人似乎越来越多了。

timg.jpg

  浙江在线1月28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王艺)泡菜、酸菜这些腌渍食品,是不少市民特别是老人的心头好。然而,最近患消化道肿瘤的老人似乎越来越多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晏唯教授称,该科每年内镜切除消化道早期肿瘤约300例,基本上是40岁以上的,60岁左右是大多数,而大部分与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相关。

  老坛泡菜吃了30年 老两口双双得胃癌

  去年夏天,75岁的孙爹爹被确诊为胃癌在武汉市一医院做手术。胃肠外科邵永胜主任问诊时发现,孙爹爹一家特别爱吃泡菜,他自豪地称他家“老卤”还是老伴的陪嫁,从四川老家带来的,年年泡,30多年了,每餐没有酸酸辣辣的泡菜就吃不下饭。

  医生了解了孙爹爹的饮食习惯,马上要求他带老伴到医院检查,果然又是一例胃癌。子女们赶紧到医院查幽门螺旋杆菌,结果6个人中有4个超标。由于处理及时,孙爹爹老两口手术预后良好,子孙们通过“三联疗法”预防癌变。

  邵永胜主任说,中国每年约有67.9万新确诊胃癌患者,2015年约有49.8万中国人死于胃癌。胃癌青睐中国人与其大量食用含盐量高的腌渍食品有极强的关系,但不幸的是腌制的鱼干和发酵的蔬菜(泡菜、腌菜、咸菜等等)一直是东亚地区的传统美食。高盐食物可以破坏胃黏膜,而腌制类食物添加的用于防止腐败的亚硝酸盐,在食物的发酵和胃部食物消化过程中则会产生高致癌物。

  由于泡菜的制作较简便,耗费的时间比较短,并用料水浸泡,所以泡菜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类。硝酸盐进入体内后,还会在组织代谢作用下生成亚硝胺。无论是亚硝酸盐还是亚硝胺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是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消化内科 肿瘤科)、胃癌(消化内科)、肝癌和大肠癌(肛肠外科 消化内科 肿瘤科)等。

  自己做泡菜如何才能吃得健康

  自己腌泡菜,如果没在适当的时间吃,极容易使亚硝酸盐摄入过量。只腌了一两天的泡菜,虽口感爽脆,但这时亚硝酸盐含量最高,食用风险也就最大,一般来说,6~10天是较安全的时候。

  中国农业大学曾用泡芥菜为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泡芥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在刚泡第l天时最高,此时芥菜呈现黄绿相间的颜色。以后随泡菜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至第6天时达到最低水平。

  但并不是泡得越久的菜就越安全。数据表明,如果泡菜到了第10天还未吃完,品质会变差。如果储存不当,随时间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又会增高,与此同时,泡菜颜色也由金黄色逐渐转变为黄褐色、褐色,味道也不太好了。因此,泡菜最好在腌渍的6~10天之间吃完。若10天后没吃完,应及时将腌好的蔬菜取出并将其放入干爽的储物盒中冷藏起来。盛放的器皿一定要干净、无水、无油,以免霉菌滋生。

  【延伸阅读】解读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亚硝酸盐是各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在肉制品当中,起到发色、防腐和改善风味的作用,在应用中受到严格的监测,以保证亚硝酸盐在成品中的残留量低于许可限量。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的致癌机理是:在胃酸等环境下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胺类反应生成强致癌物N一亚硝胺。亚硝胺还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亚硝酸盐特别敏感。也有报道亚硝酸盐可以作为和血液流量有关的疾病的药物。

  食物中亚硝酸盐来源:食物中作为发色剂和防腐剂的亚硝酸盐;从食物中添加的硝酸盐转化而来;蔬菜,尤其是从不新鲜的蔬菜中转化而来。

  (综合人民网、长江网、武汉晚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