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

被雪“亮瞎”!女子玩雪4小时患上雪盲症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眼科医生提醒,人们观赏难得雪景的同时,还需警惕“雪盲”,在茫茫白雪里要注意保护眼睛。

  浙江在线杭州1月30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连日来,南方普降瑞雪,迟来的强降雪给江南带来美轮美奂的雪景,许多人都兴奋地打雪仗、堆雪人。但眼科医生提醒,人们观赏难得雪景的同时,还需警惕“雪盲”,在茫茫白雪里要注意保护眼睛。

1.jpg

武汉雪景

  女子玩雪4小时得上雪盲症

  刘女士是南方人,从小就羡慕北方人可以在厚厚的雪地里撒欢儿。近日,武汉天降大雪,刘女士觉得在市区看雪不过瘾,就让老公带着去他江夏的老家看雪。1月28日中午,夫妻俩在江夏老家打雪仗、堆雪人、拍雪景,足足玩了4个小时才依依不舍回到市区。

  第二天早上,刘女士起床后感觉眼睛阵阵刺痛,流泪不止,外面的阳光映着白色的积雪,刺得她睁不开眼,连忙戴上墨镜来到某医院眼科就诊。

  据眼科医生介绍,刘女士患上的是电光性眼炎,又称“雪盲”,是紫外线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积雪对强光的反射率很高,尤其是新雪反射率高达95%,直视雪地正如同直视阳光。而眼睛长时间受强光紫外线刺激,眼角膜和结膜上的上皮细胞就会被杀死并脱落,造成角膜混浊,看不清东西,出现“雪盲”症状。

  据悉,雪盲可分为角膜伤和视网膜伤。其中角膜伤是因紫外线经雪地反射,对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炎症反应。特点是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异物感及疼痛,症状有畏光、流泪及睁眼困难,如不及时救治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还有发生交感性眼炎的风险。而视网膜伤表现为暂时或者永久性的中心视力下降,视网膜变性,部分患者在发病10分钟或数小时后恢复。此种损伤多伤及黄斑区,严重者可形成黄斑水肿,甚至黄斑裂孔及视网膜脱离。一般来讲,视网膜损伤少见,角膜损伤常见。

2.jpg

滑雪镜是最好的防护

  出现雪盲不必惊慌

  医生介绍,一旦出现了雪盲症,也不必过于惊慌。因为通常眼角膜上皮损伤后,一到三天可以自愈,值得注意的是,在角膜上皮细胞自我修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眼部卫生,不要感染引发其他炎症。

  在网上,也流传着不少治疗雪盲症的方法,其中,不乏有人建议用自制的盐水、凉开水或者鲜牛奶、鲜人乳等点眼,但这些“土方”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医生介绍,在等待眼角膜上皮细胞自愈期间,患者可以往眼睛里滴一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促进角膜修复,千万不要往眼睛里滴入大量的氯霉素或红霉素等抗生素类滴眼液,以免对眼睛造成人为损伤。

  “雪盲症发生后,眼睛有时候会出现结膜充血,可以滴一些不含抗生素的抗炎类眼药水来缓解充血的情况。”医生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雪盲症患者不需要对眼部进行包扎,但要注意保障眼球的湿润,如果实在担心感染,也可以滴一些抗生素类的眼药水,但千万不能过量使用。此外,如果眼睛疼痛难忍,也可以考虑口服一定量的止疼药来缓解症状。

  而预防雪盲症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戴上防护墨镜,不让雪面反射的强光直接进入人眼。为了保护眼睛,气象观测员、爬山运动员、北极旅行家、炼钢工人等常常戴上蓝色的眼镜。蓝色的眼镜是用含“钴”的玻璃制作的,它能截住紫外线,保护眼睛不受刺激。人们看日食时也用类似眼镜。

  【延伸阅读】冬季紫外线比夏季

  其实,紫外线并不会因为是冬季而减少,反而皮肤对于紫外线的敏感度比夏天还强。

  冰雪运动时,80%以上的紫外线直接反射,有时指数不比夏季低。在此时长时间暴露在野外,可能会引发生成黑斑、雀斑、瑕疵等的黑色素,而且还会被紫外线灼伤,因此要格外小心。

  此外,冰雪运动后,室外凉风和暖和室内的反差容易造成肌肤水分流失,严重的还会出现皱纹或干裂现象,专家建议,运动后最好做一下面部保湿,敷个保湿面膜。

  (综合武汉晚报、北京晚报、中国新闻网、京华时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