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4

破解“看病三分钟,排队三小时” 分级诊疗如何变得更加完善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做好分级诊疗是满足当前老百姓看病需求和解决看病难的重要举措。目前,各地对分级诊疗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分级诊疗的优势尚未充分释放。

  浙江在线杭州3月1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日门诊量4万余人次,手术台数1416台,患者“挤爆”门诊大厅——这是春节过后中部地区某三甲医院某天的接诊情况,堪称我国医疗现状的一个缩影。

  在当前的就医格局下,不管大病小病、慢病急病,都有大量患者选择前往城市公立大医院就诊。常见的场景是,一号难求、通宵排队,三甲医院病人越治越多、人满为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区基层医院门庭冷落、乏人问津。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是国家新一轮医改推进的分级诊疗模式。然而,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真正满足群众就医防病的需求,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6.jpg

医院挂号收费处

  分级诊疗是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

  近年来,为了推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医联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不断深化改革,以期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我们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能不能取得突破,关键就在于分级诊疗能不能成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在接受采访时说。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概念,医疗服务分为初级保健、二级医疗和三级医疗,或者分为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这是对医疗服务的分级,而不是简单地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级。从这个意义上讲,分级诊疗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提供不同级别的医疗服务,而不是要求患者按照医疗机构的级别逐级就诊。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明确提出,要研究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和机制。

  自此,分级诊疗开始成为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随后,一系列旨在推动分级诊疗的政策密集出台,分级诊疗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开始逐步完善。

  其中,分级诊疗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分级诊疗的目标任务,并指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分级诊疗的重点,要求各地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基层签约服务等手段,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7.jpg

社区医生

  分级诊疗卡在了哪?

  做好分级诊疗是满足当前老百姓看病需求和解决看病难的重要举措。目前,各地对分级诊疗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分级诊疗的优势尚未充分释放。

  “从需求侧出发,群众健康意识、生活方式、就医习惯确实有待改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主任陈玮坦言。她表示,居民健康意识有待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就医理念不科学、不合理,群众对基层医生不信任,小病到“大医院”、找“名医生”,舍近求远的就诊习惯仍未转变。

  “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是分级诊疗的最大障碍。”陈玮对此深有感触,“基层专科医院发展慢,医护人员特别是全科医生、护士配备严重不足,儿科、精神科、老年科和康复科等短板明显,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缺乏合理有序分工,催生了‘全民上协和’的就医格局。”

  究其原因,陈玮指出,近年来绝大多数城市医院的规模扩张,对基层形成人才等要素资源形成虹吸效应,基层医疗机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也造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此外,目前国内医联体类型包括松散型医联体、紧密型医联体、专科型医联体,以政府购买服务、发展松散型医联体居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建立医联体是非常重要的方式,然而,目前的医联体建设还存在一些“走形式”的现象,且往往形式多于实际。

8.jpg

远程诊疗

  分级诊疗如何变得更加完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要求,基层普遍具备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能力。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

  近年来,国家正在加快培养全科医生。通过“5+3”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划培训、“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和从2010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国全科医生的数量在2012〜2016年之间翻了一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达到20.9万人。

  但要达到《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到2030年每万人拥有5名全科医生”的目标,还有约50万人的缺口。

  与人才培养同样关键的,还有全科医生服务模式。随着分级诊疗的不断推进和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的下移,家庭签约服务已经成为全科医生的主要服务模式。

  《指导意见》中还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并指出了发展的目标方向:确保转诊信息畅通、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和促进跨地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

  浙江省的分级诊疗信息化一直走在前列。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浙江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电子病历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应用率超过85%。

  此外,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模式,已成为全国各地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技术手段。

  (综合经济参考报、人民网、瞭望东方周刊、科学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