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2

航天成就令世界称赞 欧洲宇航局想和中国一起探索宇宙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中国已经制订了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欧洲航天局发言人赫韦斯滕达说,欧洲人“希望与中国人一起探索宇宙”。

  浙江在线杭州4月2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天宫一号的铿锵脚步已经成为历史。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工程已全面展开。

  未来50到100年,中国载人航天计划逐步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走向深空,支撑国家发展利益向地月空间拓展,建设形成我国主导的地月空间安全圈、经济圈、科技圈,在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中作出中国人更大的贡献。

  外媒点赞中国航天成就

  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原型模块,天宫一号再入地球引发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与之前一些外媒渲染“中国飞行器碎片威胁”相比,这两天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更加科学,甚至带有欣赏的意味。

  悉尼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空间工程执行总监霍姆斯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说:“你今天穿过悉尼的一条马路被汽车撞倒的可能性比被天宫一号击中的可能性大得多。但是你倒是有机会当它在天空中划过时向它挥手告别。”

  外媒纷纷报道,中国计划2022年前后发射20吨级舱段组合的空间站。到2024年美国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空间站”在8分钟表演中首次亮相。据悉,该空间站为“三室两厅”,包括睡眠区和卫生区。

  《印度时报》3月30日和3月31日关于天宫一号及中国最新发射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报道,引发不少印度网民留言。网友“印度之口”称,每次印度进行太空发射,兴奋的印度人总认为这是值得夸耀的事情,但在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看来,就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印度人还在用美国的GPS系统,而中国人正在研发自己的导航系统,甚至中国的出租车司机都不再使用GPS系统。

2.jpg

国际空间站

  中国航天员全面开展空间站任务训练

  目前,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就是美国的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主要功能是作为微重力环境下的研究实验室,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是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主,日本、加拿大、欧洲航天局成员国等多国联合参与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寿命最初只有15年,后一再延长,目前已延至2024年。

  据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中国载人空间站计划到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并投入运营,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而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员已全面开展空间站任务训练。

  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说,未来空间站任务包括长期在轨驻留、常态化出舱活动、空间站在轨组装及维修、大量的科学试验等科目,给航天员选拔训练带来更高挑战,对航天员身心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新情况,该中心全体航天员已开展空间站技术、机械臂技术、出舱活动技术和医学等相关理论的学习,进行了适应性潜水训练,加强了力量和体能训练,即将开展沙漠野外生存和出舱程序水下验证试验。

  黄伟芬透露,中国航天员中心针对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类航天员,已研究编制了选拔的标准、方法、实施程序等文件,做好了相关选拔设备的准备和百余名岗位人员的培训。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3.jpg

航天员训练生活

  希望与中国合作 欧洲宇航员苦练中文

  瑞士《新苏黎世报》4月1日称,中国太空科研正飞跃发展。2018年中国计划进行36次火箭发射任务,这将是中国太空历史上的新纪录。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与俄美竞争。未来中国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空间站,二是火星计划。此外,“中国已经制订了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欧洲航天局发言人赫韦斯滕达说,欧洲人“希望与中国人一起探索宇宙”。

  早在2016年“神十一”升空之时,欧洲媒体就认为,中国的高歌猛进,让欧洲人看到了更多合作的希望。英国《卫报》指出,中国航天计划每年都在进步,优势并不在于资金支持,而在于精挑细选的探索项目,以及明确规划的目标。

  法国《费加罗报》报道,中国正雄心勃勃地计划在2020年前后在轨道上保留一个总重量为60吨、且规模如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那样的,真正的永久性空间站。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将在2024年退役,届时中国将成为唯一在太空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俄罗斯和欧航局或许会慢慢发现,他们的航天目标与中国的更为契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曾则略显“八卦”地报道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欧洲航天员已经提前开始学习中文。

  (综合环球网、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