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芙蓉隧道的壁画涂鸦名气不小,这条艺术长廊是许多游客到厦大游玩必须去的一个地方。
浙江在线4月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王艺)厦大芙蓉隧道的壁画涂鸦名气不小,这条艺术长廊是许多游客到厦大游玩必须去的一个地方。在游客们的眼里,芙蓉隧道已成为文艺的“创作园地”,很多游客争相前去写字涂抹留念。但是,涂写容易,修复却很难。游客的这些行为,对绘画原创者和志愿者们带来了很大困扰。4月3日,厦门大学发布微博称,希望游客爱护学子作品,不要在隧道内涂鸦。
不少画作被破坏得看不出原貌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厦门大学的芙蓉隧道被游客涂成“牛皮癣”,学生贴纸条“求放过”。在网友提供的视频中,芙蓉隧道的墙面上被游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到此一游”的标记,还有游客在墙面上写有“我爱你”、“考上厦大”等告白许愿语。这些游客的“涂鸦语”将学生绘画作品之间的空白处填满,甚至连学生的绘画作品上也未能幸免。
记者走进芙蓉隧道,映入眼帘的不是学生们的艺术涂鸦,更多的是游客们的乱涂乱画。在第一面墙上,“请勿签画,尊重创作”的提醒十分显眼,但是一旁游客留下的“厦大等着我”“等我长大了要考上厦大”“到此一游”等字眼异常扎眼。有些游客还签上自己的大名和日期,记者看到不少是今年春节期间新添的印记。
在一幅描绘厦大美食的涂鸦壁画上,一些游客留下“我想吃”几个字,更有甚者在精美的作品上进行了恶趣味涂鸦。除了几幅比较新的画作,大多数画作都“难逃一劫”,被破坏得失去了原来的模样。
一块墙面上纸条上写着:“创作中,请勿涂鸦”、“请不要涂鸦,求你们了”。网友更多对此现象表示谴责,认为“影响画作美观,破坏了学生的艺术创作”。
对于厦大学生来说,芙蓉隧道有着特殊意义。一位厦大毕业生告诉北青报记者,隧道里的绘画作品都是学生社团、老乡会、班级、校友会等创作出来的,每幅作品从立意到完成都花费了很多心血,不仅是创作者的劳动成果,还象征着厦大学子的情怀。
学生修复速度赶不上被涂鸦的速度
4月3日,记者联系到一位曾参与创作绘画作品的毕业生季凡(化名),她的作品也被游客涂上了不少印记。令季凡印象深刻的是,在创作的第五天,她的作品就被游客涂鸦了,当时的她又气又急,丢下颜料和画笔,骑车回宿舍连喊“不想画了”。现在,毕业一年的季凡称,她对游客涂鸦表示“理解但不赞同”。“学校游客很多,涂鸦不可避免,所以我是做好了‘被涂鸦’的心理准备的。有的游客在上面涂鸦可能是出于对作品的喜爱,但是我觉得,喜欢的话应该去爱惜它,可以用拍照的形式去留念,不用非得涂鸦啊。” 季凡说。
涂鸦容易,修复却很难。大三学生李平(化名)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每周末下午,协会的志愿者们会对隧道内的涂鸦进行修复。“大部分作品的修复难度挺大,毕竟颜料颜色很难调试匹配。”李平说。
李平还说,“我们修复的速度也难以赶上被涂鸦的速度。”目前,芙蓉隧道里的游客涂鸦范围很大,千米左右的隧道里,每幅作品都有被游客涂鸦的痕迹。在“我爱你,再见”等几幅代表作品上,游客涂鸦特别严重。 李平和其他3至5个志愿者共同修复一幅“受损”作品,遇到特别难修复的会花上40-50分钟左右。
厦门大学呼吁游客尊重创作不涂鸦
厦门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芙蓉隧道原则上同其他教学区一样,是不允许游客进入参观的。隧道涂鸦吸引了广大游客慕名而来,如此高的知名度带给厦大的不仅仅是骄傲,更是对一幅幅被毁作品的惋惜。隧道涂鸦是一届又一届厦大人关于青春的记忆,可部分素质欠佳的游客破坏涂鸦作品,令人痛惜。
该负责人表示,学校从未间断过对隧道涂鸦作品的管理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对旧涂鸦作品的保护、修复和翻新,以及对新涂鸦作品的审批。这项工作主要由学生会和若干学生志愿组织负责。其中,管理学院的“美涂一厦”、经济学院的“隧悦无痕”等一直在努力修复涂鸦。但是,游客的乱涂乱画对这些作品的伤害是永久性的,修复时也很难恢复作品本来的面貌。
对于那些损坏严重的涂鸦作品,厦大在全校范围内召集志愿者来修复,尽可能地恢复作品原貌,但因大部分作品还原难度高,导致学校每年在涂鸦修复上的花费逐年增高。对于一些艺术性和保护性价值较低的旧涂鸦作品,他们会以新的作品来替代。
“学生们的修复能力有限,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愈演愈烈。对此,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劝导游客要文明参观。”该负责人呼吁游客放下手中的笔,不要在芙蓉隧道“添花”,也希望壁画上演绎的青春故事,可以在一撇一捺的修复中变得明亮起来。
(综合北京青年报、厦门晚报、中国新闻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