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配上高度概括的隐形贫困人口,似乎每个人都能对号入座。还有“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已成常态,网友为此还创造了一个人设,就叫“积极废人”。不少人高呼,这说的也是我啊!
浙江在线5月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汪江军)自“佛系”一词后,网上又陆续流行起了“隐形贫困人口”“积极废人”等新词,这些新词流行的原因,无一例外是深深扎进了年轻人的心,觉得说得都是自己。
流行词为什么流行,只看表面意思是不够的,背后其实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变化。理解了这些文化,才能更好地接受这些新词汇。
“隐形贫困人口”背后:
消费文化的爆炸式发展
根据网络定义,隐形贫困人口是指“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总之,朋友圈光鲜靓丽,口袋空空如也,“吃土”是常态,在精致道路上拿出十八般武艺、拼尽全力。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脑回路大致兵分两路。一种:你你你,这说的不就是我吗?另一种:哈哈哈,这绝不是我,我是真·贫困人口。
确实,“隐形贫困人口”一词,可以用得很自嘲,但也可以呈现得很真实。其实,很能花钱但没有钱花,并不新鲜,与许多年前说的“月光族”“啃老族”没多大区别。明明消费能力不够,一件3000块的衣服下手稳准狠,外婆知道了一定劈头盖脸来一句:这就是爱慕虚荣!然而,当“隐形”与“贫困人口”结合在一起,它似乎又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文化语义。
所以,透过一个可能本为调侃而创设的热词,我们看得见消费文化的爆炸式发展、消费预期的代际变化以及“贫困线”背后的心灵曲线。
很巧,一位做电商的朋友刚在朋友圈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并不富裕的人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可能比一些高管更阔绰,因为这是他们够得着的即时自我奖励。”我想,她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不仅想表达一位电商从业者的洞察,更在传递对“贫困线”上年轻人的一份包容的理解。
其实,与这些有着强大消费能力的人群比起来,那些在都市中真正“花不起钱”“不敢花钱”的人群,才更像真正的“隐形贫困人口”。物质社会循循善诱地挤眉弄眼,要求刷新生活模式、体验新的消费,但消费能力的真实局限,却让他们既要接受物质的相对匮乏,更承受着体面和尊严的丧失感。或许,他们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积极废人”背后:
对现实和自我困境的认识和无奈
所谓“积极废人”,指的是那些喜欢给自己定目标、却永远做不到的年轻人。他们看起来很积极乐观,但骨子里却缺乏行动力,一旦实现不了梦想,就唉声叹气,同时也会对自己的懈怠和懒惰后悔。这个词为什么会流行呢?
其实,年轻人里流传“积极废人”,正好反映了不少人的真实心态。如今,有些年轻人对生活存在“无力感”,一些现实问题让他们倍感沉重和压力,因而做事常力不从心,与此同时又觉得迷茫,对目标的实现缺乏信心。正可谓“积极废人”,虽然有“积极”的表象,但本质上却是个“废人”。当然,这样的称谓不乏自嘲,但当自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时,就值得反思了。
其实身边的年轻人多数对生活充满热情,只是一些人缺乏成熟的心理,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里的诸多困难有畏惧心理,有时难免眼高手低,定下一个又一个目标,却不能脚踏实地,坚持到底。于是,只好选择“佛系”一下,或者自嘲为“积极废人”。这种态度所反映出的,是他们对现实和自我困境的认识和无奈。
青春并不容易,总有迷茫。梦想的flag不会自动实现,嘲笑一下自己是“积极废人”,收拾好心情接着上路。不要总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之类麻痹自己,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实现目标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积极废人”之类的说法,不该是自己偷懒的借口,自暴自弃就是真的“废人”。flag在向你招手,别只是唉声叹气。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