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不受时间限制 想听就听 有声阅读能否填补国人读书空白

编辑:周舸
导 语

内容丰富,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想听就听——经历了过去两年快速增长的国内有声阅读市场,进入2018年以来表现依然抢眼。

2d3163d8236209f.jpg

  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6月6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周舸)内容丰富,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想听就听——经历了过去两年快速增长的国内有声阅读市场,进入2018年以来表现依然抢眼。

  如今,“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开展了12年,但阅读是否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话题仍在争论不休。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期公布的数据中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仅为4.66本。有声阅读的爆炸式发展能否填补国人日常读书的空白呢?

  “功利主义”崇拜 深阅读严重缺失

  2017年我国成年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为4.66本,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仅增长0.5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人均读书量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另据调查显示,犹太人每人每年的阅读量是64本书。

  对此,有人吐槽:“社会发展这么快,我每天都在努力生活,哪有时间读书?”

  记者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各大书店走访发现,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这样几类书籍:与考试有关的书,与养生有关的书和菜谱,与成功学、营销学有关的书……

  从这些畅销书的品类不难看出,当下国人阅读崇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有思想、有深度的阅读严重缺失。

  根据美国数据库项目“开放课程”公布的榜单,柏拉图的《理想国》、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等图书最受美国大学生喜爱;根据我国一所大学图书馆发布的“2017年总借阅排行”,《平凡的世界》《明朝那些事儿》《射雕英雄传》排在大学生借阅榜的前三位。

  对此,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蔡天新这样评价:中国很多大学生较少阅读有想象力的书籍,较少阅读有国际视野的书籍,较少阅读综合类或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

0.png

  网络图片

  有声阅读兴起 不受时间限制,想听就听

  有关调研数据显示,在音频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国内有声阅读的市场规模或将逼近45亿,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用户对内容付费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未来有声阅读付费空间潜力巨大。

  有迹象显示,一场有关全民阅读的新市场正在打开。

  “有声读物”成为国民阅读新宠 有声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阅读时用耳朵代替眼睛,通过有声方式,包括录音带、CD、有声读书机、广播、移动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每天能拿出专门的时间捧起书本阅读,成为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在此条件下,“有声读物”成为国民阅读新宠。

  在很多读书爱好者看来,有声读物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想听就听”的特点为阅读提供了更多便利,也逐渐成为阅读新宠。此外,有声读物还能充分呈现声音的魅力,将优秀作品以绘声绘色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读者。

  来自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不少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有声阅读已经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

  据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中国听书市场规模为32.4亿元,同比增长36.7%,粗略估算,2018年有声阅读的市场规模约45亿,“有声阅读正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一场阅读新革命”。

  “仅举一例,有声书已成为喜马拉雅FM平台上最热门的收听品类之一,目前用户数占平台用户数的17%左右,整个流量占平台总流量的50%。”该负责人介绍,“在我们平台上目前的有声书活跃用户每天听书时长达3个小时,高频用户一年听书15本以上,‘听书’这一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读书如何“化碎为整”

  “碎片化阅读是数字化、新媒体语境下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虽然不是提升文明生态的灵丹妙药,但也不是洪水猛兽。”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艳玲表示,如果予以适当的关注和引导,碎片化阅读可以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方面是繁重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各类社交软件打碎整块时间,对当前许多年轻人来说,碎片化阅读可在阅读社交的刺激下“化碎为整”。

  2017年,一批主打分享阅读的手机App逐渐兴起,通过“打卡”“发帖”等社交方式,为读者提供集体交流空间。分享阅读已成为时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阅读方式之一。

  各类读书App不断开发新机制,合理增加用户读书黏性。微信读书主要依靠微信好友关系链,进行书籍推荐阅读;网易蜗牛读书每天只提供一个小时免费阅读时间,提醒用户抓紧时间集中精力阅读。

  “不管以怎样的业态存在,阅读这个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郝大超说。

  (综合工人日报、半月谈、中新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