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用眼有哪些“拦路虎”?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心灵之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6月7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周舸)6月6日是第23个全国爱眼日。近日,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正式发布,一方面指导医疗机构和眼科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用眼意识。
相关统计学分析显示,中国近视患者出现早、多、高三个特点,即年龄越来越早、人数越来越多、度数越来越高。那么,健康用眼有哪些“拦路虎”?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心灵之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户外活动对防控近视更有效
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发病率约30%,中学初中可能60%、到高中约80%,大学约90%。虽然目前还缺乏一个全国范围的调查数据,但总体发病率呈现一个发病早、进展快、程度高的趋势。这也是我们国家把青少年眼健康防护提到非常重要日程上来的重要理由。
《“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开展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筛查和科学矫正,减少因未矫正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近日,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已经由国家卫健委正式印发。
《近视防治指南》提出,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因此,提倡在学龄前如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每天增加户外活动1小时。不良读写习惯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2厘米)的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应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至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勒克斯,并结合工作类别和阅读字体大小进行调整,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另外,近视发生发展的其他环境因素可能还包括营养、睡眠时间、微量元素、电子产品的使用等。
“眼保健操无用论”不正确
做了眼保健操,“小眼镜”还是很多。例行多年的眼保健操是不是没有用?
几年前,“眼保健操无用论”在网络上出现,由于危言耸听的说法迎合了大众偏爱刺激性的心理,传播甚广。“为了博取关注,甚至出现了眼保健操害了中国几代人的言论。”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回忆,当时也有很多媒体请他给出专家观点,他决定先不发声,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我们花了五年时间对眼保健操做了科学的评估。”王宁利表示,他们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证明了这套眼保健操的作用。研究认为,眼保健操可以调节眼肌,缓解视疲劳,使用正确的方法做眼保健操确实对近视眼防控有积极作用。
王宁利表示,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压力、社会环境、电子产品入侵等,都使得眼睛很容易超负荷使用。因此,科学的应对方法是适度用眼。“眼保健操是保持适度的一种方法,但不是说做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近视。”
“相关文件已规定学校应恢复眼保健操,并给学生适当减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
这些误区千万要避开
误区一:近视不是病,不用去医院检查。
专家: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近视,但也可能是一些眼部病变造成,比如圆锥角膜、视神经炎等。所以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低下,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眼部体检和屈光度检测,明确屈光不正类型(近视、远视、散光),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以免耽误治疗。
误区二:近视不能戴眼镜,越戴度数会越深。
专家:一旦发生近视,一定要科学地验光配镜。未矫正的近视是眼视力疲劳的主要原因,视疲劳的存在会造成恶性循环,并成为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的原因之一。科学的验光配镜是避免视疲劳、获得清晰舒适视觉效果的主要手段。
误区三:近视可以治疗,长大后做个激光手术就行了。
专家:近视可防可控,但是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如果发现孩子有近视后任由其发展成高度近视(600度),将加大眼部并发症的风险,比如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变性和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近视度数的加深伴随着眼轴的增加,长大后即使做了激光手术,但是眼轴的加长也是不可逆的,同时眼部并发症的可能仍然存在。
误区四:儿童一定不能配戴隐形眼镜(角膜接触镜)。
专家:8岁以上的儿童,经过严格的规范检查和筛选,可考虑选配特殊设计的高透氧性的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以达到矫正和控制近视的作用。框架眼镜仍是目前矫正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手段,但是对于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的青少年患者,经检查筛选可选配特殊功能性角膜接触镜片。近视发展是不可逆的,所以家长和孩子们要增加爱眼、护眼、合理用眼的良好习惯,早期干预,预防近视。
(综合北京晚报、新华网、经济日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