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

“外婆”改“姥姥” 省省吧 你们连豆腐脑是甜还是咸都没争出结果

编辑:汪江军
导 语

近日,不少上海人的朋友圈“炸了锅”,争议的焦点源于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将原文的“外婆”改成了“姥姥”。叫外婆还是姥姥原本是每个地区的不同习俗,但刻意把原作者稿子的“外婆”改成“姥姥”,让不少包括上海在内的南方地区群众表示不习惯、不接受。

u=1364366957,2744759336&fm=27&gp=0.jpg

  浙江在线6月22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汪江军)近日,有微博网友爆料,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有网友晒出女儿7年前的课本,那时候还是“外婆”,并未做改动。

  很多人不解,教材中为什么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属于方言。这一回复,别说叫外婆的南方人接受不了,叫姥姥的北方人也觉得没理由。多数网友给出的观点是,“姥姥”才是方言,而且按《辞海》解释,是北方方言,“外婆”才是标准的书面语。

  其实,这次“外婆”和“姥姥”之争,就和之前的豆腐脑该吃甜的还是咸的、冬至该吃汤圆还是饺子一样,都是各地文化、饮食等差异造成的不同习惯,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1529564341808.jpg

引发争议的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

  “外婆”改成“姥姥”

  听听语言学专家怎么说

  上海语文课本的这一改动,貌似微不足道,却涉及好几个重要的语言问题。

  “姥姥”是普通话,“外婆”是方言?

  查询《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在“姥姥”的词条下面,有这样解释:指外婆。而按照《辞海》的解释,作为对“外祖母称呼”的“姥姥”一词其实同样也是方言。

  之所以引述这两段,只想说明两点:其一,外婆并不是方言,而是普通话,解释“姥姥”的时候就用到了“外婆”。因为在词典中是不能用方言解释方言的,除非方言已经成为了通用语。

  其二,姥姥本来也是方言,或者说,既是方言,也是普通话。如果说因为“外婆”是方言而不能进教材,那么,“姥姥”也恐有方言之嫌。

  而且,如果从语义上分析,“外婆”可能比“姥姥”更能清晰地表达当事人的身份。因为中国人的称呼不仅仅是称呼,更是一种身份的确认,用称呼来标示关系的远近亲疏。比如,内亲和外戚是不同的,内是同姓,外是不同姓,内是父族,外是母族。“外婆”的“外”,就是准确地表明了身份。

  不同于语言学领域的方言用法之争,作家圈更关注的是,改动原作者已定稿的文字,是否合适?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孙未表示:“作家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家的写作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称谓和文字风格之美,岂不是更符合文学的教育?”

20171225222024_b56ae5cd217ed9ead7ee748ef9358cb6_1.jpeg


  差异是文化多样性体现

  要抱开放的态度去接受

  随着南北语言融合的加深,以及跨越南北地区的婚姻增多,北方也有叫“外婆”、南方也有叫“姥姥”的,这两个称谓间的方言词和通用词界限早就不是那么严格,教材何必再来个“一刀切”?要论谁是方言词谁是通用词,在许多网友看来,“外婆”和“姥姥”都是方言,真正的通用普通话词汇应是“外祖母”才对。

  为了所谓的语言纯正,将课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姥姥”,“外祖母”会表示不服气。 事实上,“外婆”一词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已相当广泛。除了人不分南北、地不分东西地在口头称呼上使用“外婆”,在不少童话、歌曲、小品、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中,也多有“外婆”的身影。

  事实上,类似“外婆”“姥姥”之争,早已在网络上“斗争”得如火如荼了。冬至应该吃什么?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粽子里该包蜜枣还是香肉?……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些南北差异。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南北差异,63.6%的受访者认为应和而不同,彼此尊重和理解。

  受访者认为,南北差异让自己在和新朋友相处时有更多话题。“我会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习惯,也很愿意听别人说自己不知道的风俗”。媒体人蔡顺康认为,南北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们要抱着开放的态度去接受。

  (综合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燕赵都市报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