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人类寿命是否存在上限?最长寿命还会延长吗

编辑:金林杰
导 语

科学家曾经以为,122岁高龄辞世的法国老太太让娜·卡尔芒代表了人类寿命的极限。研究数千名意大利百岁老人健康状况后,美国研究人员预言,作为一个物种,人类寿命尚未达到顶点,会逐渐延长。

1.png

  (网络图)

  浙江在线7月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林杰)科学家曾经以为,122岁高龄辞世的法国老太太让娜·卡尔芒代表了人类寿命的极限。研究数千名意大利百岁老人健康状况后,美国研究人员预言,作为一个物种,人类寿命尚未达到顶点,会逐渐延长。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分析意大利居住的全部3836名百岁老人数据,发现当他们年满105岁后健康状况恶化和死亡风险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随着衰老,人们健康恶化和死亡风险加剧的趋势会越来越快,但活到一个极端年龄后,不再变得更糟,”研究参与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学教授肯尼思·瓦克泰说,“情况没有变得更好,只是停止变得更糟,趋于稳定,被称作平台期。”

  研究人员关注同年代出生老人的死亡率,发现随时间推移,死亡率呈现轻微下降。这意味着,相比以前出生的人,后出生的人会活得稍微长一些。瓦克泰说:“在105岁以上老人身上所见缓慢但显著的(健康)改善给人希望,即人类寿命固定期限尚不可见。”

  年龄上限真的不存在吗?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此次研究发现。如2016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人类寿命存在上限,而且受自然过程制约。该论文的共同作者布兰登·米尔霍兰德(Brandon Milholland)就对此次研究结果持反对态度。

  “我不认为该论文中提出的‘105岁后死亡率趋平’的迹象十分明显。”米尔霍兰德表示,“但就算假设这篇论文的结论正确,105岁后死亡的几率不会有明显变化,也并不意味着人类寿命不存在上限。”

  他认为105岁后去世的可能性仍然很高。“首先,现在能活到105岁的人并不多,能活到106的人就更少了,107、108更是人数寥寥。”米尔霍兰德说道,“总有某个岁数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就算有人能活到那个岁数,也是千年、甚至万年一遇。”

  但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统计学家霍尔加·鲁岑(Holger Rootzen)认为,这项新研究“方法得当,结论可信”,并且“分析了一组非常有意思的新数据”。鲁岑并未参与此次新研究,但曾在去年十二月发表过一项研究,反对人类寿命存在上限这一说法。

  为何105岁后死亡几率会趋平

  沃彻尔称这一现象或与两大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和所谓的“虚弱”选择。虚弱选择是什么意思呢?假设有一群人参加毕业50周年的大学同学聚会,有些人依旧生龙活虎,有些人则较为虚弱。但再过25年,大多数当初身体虚弱的人都不会来参加75周年聚会了,因为他们去世的可能性更高。“所以25年后还会来参加聚会的人多数都是此前身强力壮的那些人。”

  沃彻尔指出,他们在另外15个欧洲国家也收集到了相似的年龄与死亡率信息,或可为该研究结果提供支持。“意大利的极端长寿人口似乎总比其它国家要多,至少部分地区是这样。”沃彻尔表示,“不过我们预计,在意大利观察到的现象应该也能在其它欧洲国家的数据中得到体现。”但米尔霍兰德认为,把这一结果套用到其它国家未免有些牵强。

  【延伸阅读】

  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专家指出,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卫生健康部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生育服务管理、中医药等工作得到加强,综合监督水平不断提升。

  公报显示,2017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全面跟进。截至2017年底,93.9%的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与上年相比,医院次均门诊药费下降1.8%,占比下降2.8个百分点;医院人均住院药费下降7.1%,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

  此外,我国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培养全科医生、推动家庭医生签约等逐步增强基层服务能力。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达44.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0%,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综合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