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3

产能过剩资源制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路在何方

编辑:王艺
导 语

上周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年度报告——2018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连续三年居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5个主要产业国家中排名第三。

timg (2).jpg

  浙江在线9月3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王艺)上周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年度报告——2018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连续三年居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5个主要产业国家中排名第三。

  同时,随着公众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升,二、三线城市及非限购城市的消费潜力也开始显现,尤其在私人消费领域,潍坊、郑州、长沙、青岛等非限购城市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均超1万辆,居全国城市排名前10位,合计近5万辆。

  在9月1日至2日召开的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指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三大风险”。

  第一大风险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宋秋玲解释说,结构上,国内新能源汽车高端产能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并存。产业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一些低水平企业采取低质低价竞争方式扰乱市场,影响了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二大风险是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既来自传统燃油车,也来自国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国际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也仍然有较大差距。”宋秋玲说。

  财政部关税司司长冯晋平在论坛上介绍,我国自今年7月1日起大幅降低了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进口关税,涵盖78%的汽车整车税目和81%的汽车零部件税目。这无疑会为处于起步加速期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带来生存压力。

  第三大风险是资源环境的制约。宋秋玲解释说,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增加,全球金属资源争夺日益激烈。而我国金属锂、钴等主要动力电池资源缺乏,资源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的挑战较大。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用电清洁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无独有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高在论坛上呼吁,尽快解决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纯电动汽车最大的风险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所以必须确保电池安全。”欧阳明高认为,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没有年检制度,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密封失效或质保期过期后缺乏管理,隐藏不少安全隐患。

  在谈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全面放开市场竞争的新挑战时,欧阳明高认为,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更大力度的开放,大量外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之后国内电动车的竞争格局将出现全方位变化。

  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也是此次论坛热点话题之一。

  “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技术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新能源汽车的一些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全面落后,同时产品质量也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宋秋玲指出。

  就燃料电池技术而言,欧阳明高介绍,膜电极占燃料电池电堆成本的70%,相当于燃料电池的芯片。然而目前国内仍未突破这一“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延伸阅读】30家车企拟被停止生产新能源车至少一年

  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通知表示,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名单(按合格证上传数量统计)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批名单共有30家企业,其中包含华晨汽车、哈飞汽车、广汽本田等。

  以下为通知原文:

  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第二十三条中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特别公示的要求,我中心对于《公告》内2017年7月1日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了梳理,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名单(按合格证上传数量统计)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现予以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公示企业清单附后。公示时间:2018年9月3日-9月9日联系电话:010-68200262、010-68200268;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3层数据管理处

  (综合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工信部网站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