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3

2650元一双!江苏一公立医院“天价鞋垫”真相来了

编辑:蒋敏华
导 语

鞋垫厂家只需在200多元一双的鞋垫“毛坯”上稍作加工,就能获得2000多元毛利,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卖一双能拿200元提成。如此荒唐之事,竟公然发生在江苏省一家公立医院。

2_副本.jpg

  浙江在线杭州9月13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蒋敏华)鞋垫厂家只需在200多元一双的鞋垫“毛坯”上稍作加工,就能获得2000多元毛利,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卖一双能拿200元提成。如此荒唐之事,竟公然发生在江苏省一家公立医院。

  价格没得商量

  近日,记者以“步态异常”为名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脊柱病康复诊疗中心咨询。一名护士推荐可购买道可得鞋垫进行矫正,并让记者挂号,测量足部数据作为定制矫形鞋垫的参数。

  “价格是2650元一双,没法讲价,是卫生部门定死的。”护士向记者拿出一款印有“道可得”商标的鞋垫。包装显示,其厂家为南京道可得医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一份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收费票据显示,两双“热塑型足部矫形辅具”即道可得鞋垫的价格为5300元。

  根据江苏省人民医院官网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传统康复科分为传统康复门诊和脊柱病康复诊疗中心两个单元。在位于江苏省人民医院10号楼4楼的传统康复门诊,记者同样看到有医护人员向患者推荐道可得鞋垫。该诊室门外摆放着立式广告牌,上面有科室主任胡某某领衔的医生团队介绍和照片。

  道可得公司官方宣称是一家传播临床康复经验技术的培训机构,生产的矫形鞋垫对内八字步态、外八字步态、长短腿、扁平足、拇外翻以及足部问题继发引起的膝盖疼、脊柱侧弯等多种骨关节病患有显著疗效。

  背后隐藏暴利

  记者调查了解到,具有类似矫正功能的鞋垫在多个电商平台上仅需数百元,非定制的甚至只需几十元就能买到。

  一位知情人士反映,道可得公司的定制鞋垫,是在购买连云港一家名为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鞋垫胚子”上加工而成。“一双鞋垫毛利可达到2000多元!”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一朱姓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给道可得公司的鞋垫供应价为260元左右一双。如果订货量超过一万,还会享有5%-8%的返利。

  进价260元零售2650元,升值约10倍的矫形鞋垫是在一家位于写字楼的工作室里加工而成。“设备投资也就七八万元左右,雇几个人就可以经营起来了。”朱经理介绍,开办同类定制矫形鞋垫的工作室门槛很低。为了给患者营造一种“专业感”“信任感”,工作室可挂上“**生物力学矫形中心”的牌子,甚至可以把工作室开到医院,让业务员穿上白大褂推销。

  “谁介绍来的就给谁回扣,每推荐一双大概给200元。”朱经理说,鞋垫厂家业务员会将公司不同颜色的名片发给科室医护人员,由医护人员向病人推荐,并告知病人拿着名片到公司定制鞋垫可享有优惠,公司以名片来统计医生推荐数量,结算提成。

1_副本.jpg

医疗矫形鞋垫(网络图片,与文无关) 

  医院公开回应

  “天价鞋垫”事件曝光后,当地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9月13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官网上发布该事件处理声明,声明称,立即停止使用、采购南京道可得医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矫形足垫产品,配合调查。对当事科室负责人胡智宏同志立即停职配合调查,暂停门诊及其他工作,根据进一步调查情况,再作相应处理。

  此外,医院方还表示,对报道中所述问题,医院将本着“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全面查明事实真相,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将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严惩不贷。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嘉建议,食药监部门、物价部门和招标平台宜联动互通,对矫形辅具进入医院严格把关,挤掉价格“水分”。对于售卖的矫形辅具进行必要性评估,可参照药品监管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对一些医生借用公立医院公信力,变相为矫形辅具企业推荐产品“吃回扣”等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

  【观点】公立医院卖“天价鞋垫”有损公益成色

  按照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规定,生产者、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把商品特征大加美化,夸大商品效能,导致消费者误解甚至信赖,是损害消费者利益、涉嫌违法的行为。而上述报道中的“天价鞋垫”的厂家,为给患者营造一种“专业感”“信任感”,竟在其生产工作室挂上“**生物力学矫形中心”的牌子,甚至可以把工作室开到医院,让业务员穿上白大褂推销,这恐怕是一种销售欺诈吧?

  这些年,商业贿赂也是药价虚高的幕后推手,比如这种矫形鞋垫进价260元零售2650元,升值约10倍,让消费者花了不少冤枉钱,必须严打。矫形辅具进入医院也需要加强规范。据报道,医疗器械进入公立医院一般要走招标采购流程,而矫形鞋垫属于耗材类,是单独集中采购。实际上,这种产品也需要纳入招标目录,由医院根据实际需要统一招标采购,并通过官网等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任何一项涉及患者利益的事项都应加强精细化管理。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东方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