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6

问题不仅是抄袭?南大教授梁莹曾被学生联名举报

编辑:金英磊
导 语

《中国青年报》近日一篇关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青年长江学者梁莹主动撤回全部中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南京大学已回应称,已展开调查、绝不姑息。

123.png

  浙江在线10月26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英磊)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莹,涉嫌存在学术不端、教学敷衍的问题。报道中指称,梁莹不仅涉嫌论文抄袭、一稿多投,有多位南京大学学生还曾表示,她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行为。对此,南京大学方面在日前发布文字说明表示,南京大学对此高度重视,已展开调查。如问题属实,校方将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18名学生曾联名书面举报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众多学生和一些与梁莹打过交道的学者,向记者提供了更多有关梁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疑点。其中,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18名学生曾联合向校方提交书面举报材料。此次,他们向记者提供了当初的举报材料。

  根据他们的举报,梁莹在上课时处理私人事务,并表现出对教学的不屑,对学生说,“我上一学期的课还不如去外面作一次讲座,一小时好几千(元)了”。她甚至说:“我现在也是身价3000万的人啊。”

  2014级学生王月(化名)记得,梁莹经常缺席上课,除了让自己名下指导的研究生代课,还曾让自己的父亲给本科生代课——另有多名学生也向记者回忆了这一点。2016级学生李明(化名)告诉记者,曾出现上课铃响后,梁莹玩了20分钟手机才开始授课的情况。

  虽然学生反映过梁莹的问题,但直到本学期,她仍在负责社会学院社工系三年级的专业课《社会工作行政》。梁莹只在学期初去上了一节课,告诉学生这门课改成了《社会工作实验》,由助教、她的博士生负责授课。她给出的理由是,自己生了大病,要住院。

  据学生反映,为了避免自己授课敷衍的情况被学院发现,梁莹还会给学生打出高分,并“威胁”学生,谁在课程评估中给她打低分,她也给谁低分。

  2014级部分学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给梁莹打了低分。梁莹得知此事后,不仅在课上“教育”学生,还在课下威逼班长交出给自己打低分的学生名单。

  据学生向记者提供的视频显示,梁莹称:“你要把这个处理了,这个是你们引起的,我承诺了领导。”“我给你们上了课,最后背了个黑锅,莫名其妙。”

  之后,梁莹调整了上课策略,让学生上台去讲,称之为“翻转课堂”,并说因为是学生授课,所以学生期末必须给课程打高分,否则就是给学生打了低分。

  研究可能存在伦理问题

  2017年,梁莹曾到国内某重点大学做讲座。在场听讲的学生陆晓(化名)向记者回忆,梁莹在讲座中讲述了自己做戒毒与老年人相关课题的细节。陆晓感到反感的一点是,梁莹对被研究者的用词极不尊重,称把他们从戒毒所或养老院“拖出来做实验”。

  陆晓告诉记者,梁莹的研究还可能存在伦理问题。她在讲座中称,因为有的子女不同意老人做实验,最后她找到了一个收容“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养老院,因为只要院长同意就好。

  据陆晓回忆,梁莹曾在讲座上宣称,他们用很吓人的视频让老人回忆亲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当时老人跪在地上哭,这样研究所需要的脑成像图片就会看起来“非常漂亮”。陆晓认为,这样的研究会给人造成二次伤害。

  另一所重点大学的学生朱红(化名)也告诉记者,梁莹在该校所作的讲座中也谈及了上述内容,还称“慰安妇应该拿来做研究,给那些历史学家研究太浪费了”。

  莫让迷恋论文搞乱学术圈

  从论文来看,梁莹是一位“高产”学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官网显示,仅2014年,以她为第一作者的英文期刊论文就有10篇。一名曾与梁莹合作过论文的学生对记者说,梁莹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投入SSCI(美国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写作的国内社会科学学者之一,在文献方面的积累是极深的。

  他认为,梁莹不是一个有核心研究方法的学者,但她会揣测期刊编辑选题的倾向性,选择跨学科或冷门议题入手,并使用有公信力的数据库。他估计,因为选题比较新颖,且确有创新的部分,所以很受青睐,能够那样高产。他评价:“这是一种符合学术规范,但又十分有投机性质的模块化产出。”

  央视网评论认为,如果不是这次媒体曝光,梁莹还像是学术圈锦鲤一样活得滋润。这才是最值得反思的。

  梁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是现有学术圈游戏规则之下的产物。粗制滥造的论文,可以轻易突破那些学术期刊的门槛;论文数量的优势,可以在高校畅行无阻,可以入选国家各项权威计划。

  换言之,梁莹的做法不仅实现了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也帮助所在高校利益最大化。当个体的荣誉利益和高校深度绑定之后,高校就会更倾向于对眼皮底下的问题视而不见。

  在梁莹的风光之路上,可以看见太多学术圈乃至科研体制的弊病。查出梁莹的问题决不姑息容易,难的是反思纵容她的制度环境。撼动不了重论文、重指标等游戏规则,就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梁莹。

  (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之声、央视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