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人类排泄物中发现微塑料:或向人体传播有毒物质

编辑:金林杰
导 语

近日,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发布了一项新研究,首次确认:在人类的大便样本中发现有塑料微粒。8名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主动参与试验,结果表明,根据这8位参与者大便的样本测试,发现不仅这8人的粪便中都含有塑料微粒,并且塑料类型多达9种,平均每10克粪便中就含有约20个微塑料颗粒。

timg.jpg

(网络图)

  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林杰)近日,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发布了一项新研究,首次确认:在人类的大便样本中发现有塑料微粒。8名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主动参与试验,结果表明,根据这8位参与者大便的样本测试,发现不仅这8人的粪便中都含有塑料微粒,并且塑料类型多达9种,平均每10克粪便中就含有约20个微塑料颗粒。

  所谓微塑料是指小于5mm的小塑料颗粒,用于各种特定的用途;还有一些微塑料是通过风化,降解,磨损破坏较大的塑料碎片而无意间产生的。微弹性可通过胃肠道影响人类健康,其可通过生物累积或帮助有毒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的传播来影响肠道的耐受性和免疫应答。

  人体内首次发现“微塑料”

  据报道,奥地利环境局和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对分别来自意大利、日本、波兰、荷兰、俄罗斯、英国、芬兰和奥地利的8名参与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分析。

  报道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参与者记录了在粪便取样前一周中他们所吃的食物。研究称,在那段时间,所有参与者都饮用了塑料瓶装的饮料或是食用了塑料包裹的食品。

  报道指出,所有8位参与者的粪便样本都检测出微塑料呈阳性。

  根据22日发表在《欧洲联合胃肠病学杂志》上的这一研究,在这些粪便样本中共发现了9种塑料。

  研究人员指出,微塑料是在较大的塑料片破裂时形成的,它们可能会向人体传播有毒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研究人员还指出,微塑料还可能削弱肠道的免疫反应。

  除了吃喝,呼吸也会摄入微塑料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所吃的食物中微塑料早已无处不在。”易兰说,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中,饮用水、海盐甚至蜂蜜中都发现了微塑料。以全球平均食盐摄入量计算,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10.06克的盐或等量替代品,那么一个成年人一年约摄入2000个微塑料。

  今年初,有研究者对来自9个国家11个知名品牌的250瓶瓶装水进行检测,仅17瓶水没发现塑料微粒。平均每公升水含10个塑料微粒,这些颗粒比头发略粗,更小的颗粒为平均每公升水314个。来自韩国仁川国立大学和环保组织团队对21个国家、地区的39个品牌的食盐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只有3个样品没有检测到微塑料。

  零废弃联盟政策顾问毛达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饮食中,最重要的微塑料摄入来源是水产品。“不论是海水还是淡水的。在水产品中,贝类可能比鱼类更富集。很多研究显示,饮用水中有微塑料,瓶装水比自来水更严重。”

  “除了饮食,还有一种微塑料的摄入途径可能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那就是日常的呼吸。”毛达说,微塑料很大一部分来自微纤维。在生活中,以化纤为原料的衣物非常普遍;车里、家里、办公室里铺的地毯,大部分是由化纤制成的。衣物摩擦或走在地毯上时,就会释放出微纤维进而形成微塑料。“对人们来说,从呼吸途径摄入微塑料可能更为直接,摄入量是非常大的,可能与饮食摄入量相当,不能忽视。”

  塑料是一把“双刃剑”

  有人形象地说,塑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塑料既融入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其降解最快也需300年以上。现已成为污染土壤、海洋、甚至空气、人体的罪魁祸首。只是其危害之大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举例说明,购物提倡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已经很多年,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效果极其有限,令人尴尬的是,绝大多数超市、商场都还在堂而皇之使用塑料袋,只不过是收钱而已。既方便了顾客,还能增加一份收入,因而乐此不疲。

  报道称,在过去20年里,塑料制造业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几乎一半的塑料是在21世纪生产出来的。

  据《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只有20%的塑料得到了回收利用,而且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以平均每分钟近100万个的速度购买塑料瓶。

  报道称,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大约有180亿磅。该研究称,在海洋动物吃了这些塑料之后,人类很可能会通过金枪鱼、虾或龙虾等摄入这些塑料。此外,人类还可能会从食品加工系统中摄入塑料。

  报道称,22日的研究可能是首次显示塑料在人类肠道中的存在,而几个月前,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宣布将研究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世卫组织在今年3月启动这项评估之前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在259个瓶子中,90%含有微塑料。

  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尚且不足

  摄入微塑料对人们的健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此前的研究显示,塑料存在于我们的食物和饮料中,包括鱼和水,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微塑料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专家表示,这方面的研究是极其匮乏的,研究难度也非常高。“想要直接证明人体中的微塑料跟某一些健康影响有关联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因果关系了。那是由于人的健康问题是多因多果的,究竟是那些原因造成了某种疾病,很难说。而且疾病这么多,哪些是由微塑料造成的也是很难判断的。”

  做健康影响研究,必须要找到一个对照组。摆脱塑料污染运动(BFFP)全球协调人旺·赫尔南德斯说,“大家都非常关心微塑料对健康的影响,实际上做这样的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现实中想要找到一个人没有塑料暴露,或体内不含塑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确实生活在塑料的时代。”

  尽管目前还没有具体案例明确指出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风险,联合国环境署2016年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对于微塑料本身的毒性和影响的研究尚且不足,但要注意微塑料表面可以吸附许多细菌和真菌,可以作为病原体的载体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健康。

  “目前动物实验上已经有一些结论了,这可以部分推论到人,而且我们还可以从理论上去推测微塑料可能会产生的健康影响。”专家表示,微塑料也属于颗粒物,也会刺激人的器官,成为病变的诱因。“特别是当颗粒物到了纳米级后,进入人的器官和血液的可能性和风险都会加大,这也是需要警惕和预防的。”

  尽管微塑料小但其表面积大,进入环境后,不但会吸附细菌和真菌,上面还会附着高毒高害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可能是致癌、致畸的或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等。如果进入人体并达到一定的量,就可推断会产生不良的健康影响。有些塑料本身就含有毒成分,即使变成微塑料,不吸附吸收也是有毒有害的。总之,“目前从证据来看都是间接的,还是理论上的推断,但必须要警惕微塑料对健康的影响。”

  (综合参考消息网、红网、科技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