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

质疑中国援建?美媒找来全球卫星图后被打脸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一些西方专家和政治人物提出不少问题,比如中国建这些东西是何目的?工程质量可靠吗?它们是否真的有益?

  浙江在线杭州11月16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中国正在全世界参与贫困国家的基建,但是,这真能帮到当地经济吗? ”这是近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网站一则报道标题中的发问。

  文章称,近年来中国参与的发展中国家基建项目已遍布全世界。然而,部分西方媒体和政客却不时质疑:中国建设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基建项目的质量怎样?它们对当地经济真的有好处吗?

9.jpg

中国在非洲援建的铁路

  美国媒体质疑中国援建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新闻网11月14日发表文章:中国在穷国大修基础设施真能帮到当地经济吗?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修建了众多基础设施。过去20年来,中国出资并建设桥梁、医院、道路、铁路、机场和海港,金额巨大且还在增加。威廉玛丽学院发展金融研究实验室的“援助数据”项目新报告称,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

  文章称,近年来中国参与的发展中国家基建项目已遍布全世界。听起来很不错,但也有人质疑。一些西方专家和政治人物提出不少问题,比如中国建这些东西是何目的?工程质量可靠吗?它们是否真的有益?

  其中,不乏怀疑论者给中国乱泼脏水,甚至妄称中国利用大型基建项目对受援国施加影响力并获取自然资源。不仅如此,还有西方政界人士大肆污蔑中国在非洲国家的援建项目是“白象”项目,建设成本很高,看起来很美,但派上用场的不多。

  怀疑者称,中国的项目对当地国家(多在非洲)毫无用处,称其中一些是“白象(大而无用)”工程。他们说海港、桥梁和其他工程耗费巨资建成,实际用途并不大。但是,一些东道国领导人表示更喜欢与中国合作,因为中国人是“一站式服务”,不仅为项目出资而且承建。另外,相比传统的世行等机构,与中国合作花钱少、速度快,附加条件也很少。

  一张全球卫星图打脸质疑者

  对于种种怀疑论调,文章给出了一个“一目了然”的参照物——夜间全球卫星图。

7.jpg

  研究团队定位了2000年至2014年在138个国家实施的4400多个中国发展项目。他们查看了美国国防气象卫星系统所拍摄的夜晚照片。

  研究报告作者、“援助数据”负责人布拉德利·帕克斯说,学术界一般认为夜晚灯光是表明家庭收入的一个良好指标——灯光多意味着当地居民收入高。

  研究人员考察了从2000年到2013年,距中国人建设的基础设施有一定距离的可见灯光的变化。他们发现,时间靠后的照片里,灯光不仅聚集在项目附近,而且扩散到项目所在省份及更大地区。他们认为,这表明中国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为更大更广泛地区带来经济增长。

  研究学者评估称,尽管还需要更多维度的数据来得出更完整的结论,但是这项“灯光”研究足以说明,相比传统的西方援建模式,中国资助的互联互通项目,如公路、桥梁、铁路、港口等,正在把经济增长效应“更均匀地”辐射到贫困、偏远的农村地区。

  在社交媒体上,这张卫星图也引发了各国网友的热议。

  有人直指,这张图片就是给那些炒作“中国援助无用论”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还有网友表示,正如研究报告所说,在非洲国家看来,中国的援建项目比西方更注重“平衡”,因此他们也更愿意与中国合作。

  一位非洲网友说:“是时候让全世界知道中国都默默做了些什么。中国基建项目在全世界、尤其在非洲国家,都是杠杠的!”

  参考视频还注意到,AidData此份报告出炉后,也得到国际学者和政商界人士的认可。

  一位驻东非的国际律师指出,虽然光看经济数据,不足以反映中国基建项目在实际生活中改善当地人的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全貌,但毫无疑问,大多数中国投资项目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乌尔佩莱宁则表示,这项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进步”,这跟其他研究的结论一致,表明针对受援国的经济“不均衡”状况,中国基建项目能发挥很有效的作用。

8.jpg

  中国国际基建成果令国际社会瞩目

  事实上,中国国际基建的成果早已令国际社会瞩目。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今年4月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对非洲的影响正“跳跃式前进”。中国在非洲为3000多个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这些项目为非洲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技能培训和新技术。

  梳理中国国际援建的发展历程时,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吸收了早年在非洲开展基建项目的经验,如今,通过当地政府与民众高效合作,能创造出互联互通的溢出效应,这将有助于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报道称,与2000年相比,中国对非投资已增长100多倍,中国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升,非洲大陆的经济体享受到了中国繁荣带来的好处。这些都让非洲国家对中国的信任感越来越强,他们比以往更希望将重要项目的合作对象定为中国。

  (综合参考消息、环球网、央视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