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玉兔二号传回月背“牵手照” 下次传回的会是普通话吗

编辑:金林杰
导 语

1月3日夜里,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顺利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鹊桥”中继星顺利传回地面。这是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第一个人类探测器,它将人类对月球、尤其是月背的研究带上新的台阶。

  浙江在线杭州1月4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林杰)1月3日夜里,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顺利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鹊桥”中继星顺利传回地面。这是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第一个人类探测器,它将人类对月球、尤其是月背的研究带上新的台阶。

1.png

  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玉兔二号”巡视器走上月面影像图(网络图)

  玉兔二号传回月背“牵手照”

  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后,科技人员按计划开展了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各项准备工作,对“鹊桥”中继星状态、着陆点环境参数、设备状态、太阳入射角度等两器分离的实施条件,进行了最终检查确认。

  1月3日15时07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鹊桥”中继星向嫦娥四号探测器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屏幕上看到,嫦娥四号着陆器矗立月面,太阳翼呈展开状态。巡视器立于着陆器顶部,展开太阳翼,伸出桅杆。随后,巡视器开始向转移机构缓慢移动。转移机构正常解锁,在着陆器与月面之间搭起一架斜梯,巡视器沿着斜梯缓缓走向月面。22时22分,巡视器踏上月球表面。

  嫦娥四号搭载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有效载荷,将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空间探测发挥重要作用。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总体指挥徐欣锋介绍,科学载荷主要分布于“两器一星”中——着陆器、巡视器、中继星,共分两次发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拍摄“牵手照”的拍摄设备。

  全景相机载荷主任设计师杨建峰介绍,嫦娥四号上搭载的全景相机与嫦娥三号上搭载的全景相机是“双胞胎”,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同时研制生产。

  杨建峰说,全景相机放在巡视器的桅杆上,主要发挥照相导航的作用。相机离月面大概1.5米,可以以桅杆为中心旋转将地形地貌拍摄清楚。相机分为黑白和彩色两种模式,分辨率和人眼相当。此外,全景相机对光谱仪和雷达的测量对象也有指导作用。

  地形地貌相机可对周围进行360度成像。该载荷主任设计师钟杰介绍,地形地貌相机由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这台载荷安装在着陆器的云台上,受云台控制,展开后将对周围进行360度成像,获取着陆器周围的光学图像,用于月球地形地貌的科学考察。

  与此同时,地形地貌相机还负责监视巡视器围绕着陆器的运动过程,当月球表面温度较高时采取闭储状态。

  嫦娥四号既然起大早,为啥要赶晚集?

  有专家解释,嫦娥四号要等着陆区天亮。月球整体光照情况显示,嫦娥四号进入月球轨道时,它的预定着陆区南极艾肯盆地一带正在进入夜晚。黑灯瞎火降落,万一摔跟头怎么办?由于一个月夜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所以它多飞一阵,等到落区太阳高照时降落,当然更加稳妥。

  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专家组组长刘勇告诉记者,其原因不仅于此,还跟嫦娥四号的入轨倾角与落区位置有关。

  刘勇说,嫦娥四号进入环月轨道时,其轨道面与地月连线基本垂直,而它的首选着陆点——位于艾特肯盆地中部的冯·卡门撞击坑,经度在180度左右。这意味着当时嫦娥四号的轨道并不经过落点,其间有大约270度的偏差。这需要通过月球自转,花费20多天逐渐弥补。

  有网友发问:既然要等,干嘛不推迟半个月发射?这就涉及到发射窗口问题。

  据了解,嫦娥四号的发射时间可不是随便选择的,要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它与日、地(包括地面点和近地轨道)、月(包括着月点)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例如,奔月轨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此外在飞行和着陆过程中,还要考虑连续测控问题。这些约束条件有的决定发射月份,有的决定要在哪天、几点发射。嫦娥四号要在月背着陆,各种约束关系特别复杂,其形成发射机会的交集只在12月8日和9日各有2次,加起来也只有几分钟。正所谓“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下次从月球传回的可能是普通话

  嫦娥四号探测器3日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这是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第一个人类探测器,它将人类对月球、尤其是月背的研究带上新的台阶。

  世界舆论高度评价嫦娥四号对科学探索的意义,同时也从这一成就感受到中国科技发展的强劲节奏。2018年中国的航天火箭发射次数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去年底北斗导航系统开始全球服务,嫦娥四号并非没有后续力量跟进独自向前拼杀的一支孤军。

  “突破性进展”、“里程碑”、“巨大飞跃”……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不仅登上了中国媒体的头条,也出现在了众多外媒的重要版面。

  他们语气有“甜”有“酸”,既肯定了“中国人做了美国人还不敢尝试的事”,设想了“下次从月球传回的声音很可能是普通话”,又试图渲染中国对太空的“野心”,叹美国“似乎没兴趣在太空安全方面发挥外交领导作用”,这是种“不幸”。

  嫦娥四号登陆消息传出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CEO马斯克,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也在社交媒体上向发来祝贺。

  “这是人类首次!也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今日俄罗斯(RT)”使用“突破性进展”一词总结了这次太空探索。俄媒将中国与传统太空强国俄罗斯、美国比较后指出,中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它正快速赶上。

  CNN则指出,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实现登月的国家,但此次着陆是人类太空探索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英国BBC也将其称作一次“大胆的”任务。《卫报》把这次“历史性的”的着陆定义成“人类太空探索的巨大飞跃”,这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项“值得夸耀的成就”。

  (综合新华网、环球网、环球时报、观察者网、科技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