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到户”显现局限性 个人地址ID未来将取代邮政编码

2019-07-18

“服务到户”显现局限性 个人地址ID未来将取代邮政编码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现在人们寄快递不再需要填写邮编,甚至邮政普邮用这套编码的也不多,因为如今的寄递大多需要提供“服务到户”的服务,而代表一定区域的六位邮编粒度太粗,已无法支撑这一需求。

  浙江在线杭州7月18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正逐渐被“遗忘”的邮政编码将以新身份亮相。7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提出“新型邮编”建设,建设完成后,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建立统一且唯一的“个人地址ID(唯一编码)”。业内专家表示,“新型邮编”建设完成后,除了ID信息技术的革新,还将减少快递人力成本、配送成本、车辆成本等,极大地提升配送效率,甚至将推动快递业进入无人时代。

13.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服务到户”显现邮政编码局限性

  邮政编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位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把全国划分的编码方式。我国于1974年开始研制邮政编码,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拟定出“全国邮政编码试行方案”,并于1978年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1980年7月1日,我国推出了全国统一使用的邮政编码,开始正式在全国宣传推行。

  过去人们写信、邮寄物品,邮编是必填项。但是现在人们寄快递不再需要填写邮编,甚至邮政普邮用这套编码的也不多,因为如今的寄递大多需要提供“服务到户”的服务,而代表一定区域的六位邮编粒度太粗,已无法支撑这一需求。

  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陈波在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人们在寄快递时对地址的文字性描述随意性大、准确性差,有的手写还存在字迹潦草等问题,降低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他认为,未来无人平台投送是发展趋势,这对精准定位提出迫切需求。复杂的、不准确的地名地址信息,对智能化程度尚且有限的机器“快递小哥”是巨大挑战,令无人机、无人车在快递场景的应用空间受到限制。

14.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个人地址ID将带来更大便利

  在7月16日举行的“新型邮编”研讨会上,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军山指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编制的邮政编码已不适应当前的寄递需求,我国亟需编制一套新的、统一标准的寄递编码系统,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适应邮政快递行业发展的需要。

  对此,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提出了建设“新型邮编”。该项目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位置框架与编码系统”,将地球空间(或地球表面)剖分成体积(面积)形状相似、既无缝隙也不重叠的多层次离散网格,剖分的网格都具有唯一编码,该编码具有多尺度、可标识、可定位、可索引、可计算、自动空间关联等特点。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周晓光表示,未来国家邮政局可建立居民个人寄递地址编码管理公共平台,居民可自行在平台上通过身份证信息注册,获得与身份证绑定的个人地址库。该地址库中包含所在地址的收件人手机号信息与寄递地址编码信息。在快递服务时,公民选择地址库中想寄达的地址,将对应的编码向快递员发送,快递员将地址以编码的形式录入系统即可开始寄件。这样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方便,同时也会让个人地址变成机器更容易识别的信息。

  此外,每个快递包裹也将有属于自己的ID,该ID可关联所有与包裹相关的信息,包括快递员信息、运送信息、配送信息等。

15.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已有企业建设自己的“新型邮编”

  实际上,现阶段已有企业开始针对“地址需求”做出相应“地图”产品。2018年,京东发布专注于机器人地图和智能驾驶数据应用的京东地图。依托京东自主研发的地图数据采集、处理、发布、应用等全流程生产体系,京东地图为京东无人科技在智能物流、智能零售、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布局及对外技术奠定了基础。

  今年3月,顺丰科技推出“顺丰地图”,在用户下单、智能调度、中转分拣、规划运输、末端配送等环节积累大量数据,沉淀多种物流解决方案,从数据层面和应用层面上对地图做了深度定制和研发。顺丰地图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快递员提供双向地理编码、智能输入提示、地址可达服务等功能,提升了快递员的录入效率。

  但各企业编码不统一、编码生成有误等问题,也导致分工分拣困难、地址库信息不完整,行业协同发展受到阻碍。京东物流研发地图负责人王梓晨举例说,京东和其他快递企业有合作关系,但是常常因为对同一个地址的描述不同,企业之间没法互认,在结算时产生账目不一致的问题。

  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吴余龙表示,集装箱的出现曾给物流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改变了产品包装尺寸、运输车辆与方式、仓储形式等;未来统一标准的地址编码的诞生,也将对快递行业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如自动分拣模式将更加高效,配送会更加精准,并为行业协同发展打下基础,提高行业运行效率。

  (综合新华社、央广网、北京商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