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夺命鸟网” 缘何总能死灰复燃

字体:
2023-10-30 08:27:38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评论员 胡欣红

  最近,有媒体与爱鸟人士暗访调查发现,在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岛上,山林遍布细密捕鸟网,鹰、隼、鸮等保护动物频频触网被活捉或丧命。一些鸟类尸体流向当地餐厅,成了食客盘中“野味”。“夺命鸟网”一经曝光,迅速引发公众热议。

  “围网捕鸟”现象早已有之,候鸟迁徙季节尤为严重。有些非法捕鸟区域,鸟网之多,堪称“网海”。据悉,从制作、销售捕鸟网到捕获、出售野生鸟类再到收购、加工、销售野生鸟类及其制品,“围网捕鸟”已经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利益链条。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但利用捕鸟网等工具非法猎捕后贩卖野生鸟类行为仍十分猖獗。

  报道后,当地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调查处置,对所有山林进行了全面拉网筛查,共清理网具7张。当地两级森林公安立案非法狩猎案件3起。当地的雷霆行动赢得了舆论的称赞,但护鸟不是只靠一两次专项整治就可以解决,如何避免鸟儿沦为盘中餐,依然值得进一步深思。

  对于野生动物保护,并不缺乏法律法规。2016年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禁止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野生动物。《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也有相关规定。令人遗憾的是,禁令之下却仍然网捕成风,甚至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网。除了部分人对捕鸟犯法的认识不清楚之外,关键更在于打击查处的力度不够。很多人对食用野生动物情有独钟,为某些人提供了“商机”。如果违法代价十分低廉,自然会让很多人心怀侥幸,大肆猎捕鸟儿牟利。

  有法可依之后,更应该做到有法必依。对于“围网捕鸟”,理应依法追究猎捕、交易、运输等利益链条上相关人员的责任,以儆效尤。如果每一起“围网捕鸟”事件都能得到依法严惩,还会有人铤而走险吗?

  值得一提的是,该事件之所以引发热议,与“夺命鸟网”出现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着密切关联。如果不是媒体曝光,这些“夺命鸟网”将会挂到何时?或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比较大,要做到对违法捕鸟活动的日常化无死角监管,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这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理由。毫不夸张地说,这件事也给所有的自然保护区敲响了警钟。深刻汲取教训,弥补管理疏漏,实乃刻不容缓之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徐茜茜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