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塑造唐诗之路的文化标识

字体:
2024-01-05 06:11:3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娄依兴

  浙东唐诗之路,是以唐代诗人在浙东地区游历、生活的行迹为纽带,由沿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串联而成的诗歌文化线路,是一条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充满诗情画意的路。经过多年努力,如今唐诗之路已成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笔者曾沿着浙东唐诗之路行走了许多地方,深切地感受到这条诗路独特的文化内涵。沿途许多景点与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资源非常契合,但诗路标识还可以更多一些、更明显一些,诗路的整体特色还可以更突出一些,视觉冲击力还可以更强一些。在参观古长城时,我对若干公里一设的烽火台留下了深刻印象。受此启发,我联想到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也可以在沿途搞一些杭、绍、台三市联通规制基本统一的唐诗碑亭。根据沿途景致,若干公里设一个,既有体现浙东唐诗之路共同特色的共性,也有体现当地自然人文特色的个性,重点应当体现唐诗特色、人文气息和乡土元素。

  唐诗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根本所在,诗路碑亭必须体现唐诗特色。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出了杭州西湖的早春;李绅的“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浔”,写出了绍兴的景致佳胜;李白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写出了天台山的令人向往。每个碑亭可以找一两句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本地特色的诗句作为主题。

  诗路碑亭应当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文气息,不光体现在一首首精美的唐诗上,同时还应当体现在碑亭的建筑样式,直至碑亭建筑的每一处构件上;体现在诗歌内容的展现形式上;体现在诗路碑亭的整体风貌及其连结方式上。碑亭的人文气息,既要在整体风貌上大放异彩,也要在局部细节上独具匠心。

  诗路碑亭离不开必要的乡土元素。浙东唐诗之路上,既有像西陵、镜湖、兰亭、大禹陵、国清寺、赤城山、桐柏山、桃源洞、寒岩这样知名度很高的景点,也有像灵溪、南岩、渔浦之类知名度不是很高但颇有文化底蕴的所在,还有像贺知章故里、严维园林等特色鲜明的吟咏地。这些地方虽然同在浙东,但在自然风貌、文化内涵与乡土物产方面,则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在浙东唐诗之路的诗路碑亭上,各地的乡土元素应当得以充分表达。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也是在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光添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阎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