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年轻人挤爆推拿科”“脆皮年轻人”……一段时间以来,“年轻人”标签似乎成了社交平台话题神器,持续霸榜热搜,令人亦喜亦忧。
这种贴标签式的手法之所以能成功吸引眼球,屡屡收割流量,一方面固然是折射了当下社会生活的一些新趋势新现象,尤其是身处后疫情时代,年轻群体的一些消费行为、社交方式值得注意,比如“特种兵式旅游”“搭子社交”等。另一方面也跟话术包装有关,各种新词、新梗的运用已经成为常规操作。近期,就有研究机构将年轻人社交生活展现的新趋势概括成十个关键词,其中不乏“零糖”社交、懒系健康、释压崇拜、线下社交体力流失等赶时髦、求新求异的话术。
正如歌曲中唱道:“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年轻人作为网络空间的活跃分子、重要参与者,总是“自带光环”。即使权威数据表明,网民中40岁以上群体已经占到近半数,但也无法改变其“势微”的现状,老年人更是成为网络社会边缘群体。“年轻人”标签屡试不爽,大多还是基于“用户思维”,没有趋势就制造趋势、没有潮流就制造潮流,才能持续引发关注。同时,商业力量的加持,更使得这种套路有了支撑,不少商家也能借机宣传,从中受益。从线上到线下,从流量到变现,转换悄然完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举多得”。
但这种网络现象所呈现的,毕竟不能和社会真实画等号。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被代表”成了常态,比起引领、制造话题,他们更多是被话题影响。比如,“脆皮年轻人”一词出炉后,一些年轻网友就会进行自我暗示、“对号入座”,从众心理更加剧和促成了“预期的自我实现”。虽有不少清醒的网友明白,被看到的不过是少数个体,这些标签背后还有沉默的大多数,但整体而言对于多大程度上能反映真实、如何反映真实仍关注不够。
这种以偏概全制造出来的话题,时间长了让人“腻歪”,也值得引起警惕。当泛娱乐化话题过度占用公众注意的时候,未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失实”“不公”。一则应该真心关注年轻人的工作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反映他们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实实在在帮助他们成长;二则也要对其他群体予以充分关注,比如一老一小、弱势群体等,不能都被流量牵着鼻子走,尤其是平台也要体现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年轻人自身更应打开视野、保持清醒,不能在一场又一场网络狂欢里被裹挟,要学会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定义自己的人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