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互联网嘴替”不能代替思考

字体:
2024-01-21 09:01:05 来源:红网 梁宇飞

  “怎样高情商回复领导”“你说出了我一直不敢说的”“会说就多说点”……如今在互联网上,发言犀利,风格鲜明的“互联网嘴替”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上周,中国青年报选取一些青年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成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嘴替”迎合了部分人追求“爽”的心态。(1月20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互联网嘴替”用以形容那些能够帮助大家说出心里话,直接流畅表达出相应观点的网友。在面对网络上层出不穷的事件,难以确定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时;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棘手问题和生活压力时;寻找一个“嘴替”似乎能够解决我们的“表达困难症”,抒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情。但如果过度依赖“嘴替”,只顾着吸纳他人观点而缺失了独立思考,久之就有可能造成自我“空心化”,陷入到“网络失语”的境况当中。

  客观来讲,“嘴替”的存在有其积极的一面。作为互联网及社交平台发展的衍生物。一方面,“互联网嘴替”适应了网络快节奏传播的趋势与特点,具备通俗,简单,直接,平易的特征。迎合了当前网络环境下受众自我表达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为广大网友尤其是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传达自我情绪,缓解生活压力的窗口。“嘴替”的亮点在于共情,在于通俗直白的语言,在于其站位的接地气,它代替网友对现实中的挫折与不公予以不顾情面的回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人的情绪价值。对于越来越敢说的“Z世代”来讲,“嘴替”也传达了一种“精神内耗不如稳定发疯”的生活态度。

  但与此同时,有一些“嘴替”走偏了方向,变成了“硬怼”甚至骂人,极端化的情绪宣泄成分增加,而理性、轻松、幽默的语言难觅;简单化、轻浮化的表达方式成为主流,而语言之美和意见传达的巧妙性却愈发少见。要明白的是,情绪表达要注意“度”的问题,一旦越过合理区间,就会让观点和情绪走向失控。“嘴替”,不能成为被戾气裹挟的“网络打手”。

  显而易见的是,“互联网嘴替”降低了网络上的观点表达成本。有些网民一旦发现“嘴替”和自己观点相近,便不再勤于发声,这就让部分网民养成了思考惰性。只贪图尖锐、犀利的“嘴替”带给自己一时的“爽感”,沉浸在网络批判中难以自拔,却对一些事件失去了自身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如果“嘴替”不再是网民意见的延伸和凝练,如果“嘴替”有朝一日代替了大众的思考,反客为主,成为了网民情绪的指挥棒。那么就会让观点裹挟了民意而不是代表民意。

  互联网本身应当是多种意见交换与表达的平台。“嘴替”的观点只能作为一家之言而存在。唯有汇集大家的观点、意见、感受、思考,才能营造一个内容丰富,氛围和谐,生态健康的网络环境。一个好的系统内不止一种要素,一个好的舆论生态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大众思维观念的同质化不可取。“嘴替”固然方便,但不能替代了个人思考。它的存在的价值也不能仅仅止于情绪表达和缓解压力。一些好的“嘴替”范例可以成为交流和表达技巧的模板,去提升大众的语言文化素养,也可以为网民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对于受众来说,要合理运用“互联网嘴替”的积极一面。同时又不能过分依赖“嘴替”,放弃思考的权利,造成话语权和表达权的“自我剥夺”。要鼓励网民进行理性化,广泛化,深刻化的思考。对于一些频繁借助“嘴替”而害怕自主表达的青年人来讲,问题不在于“不想说,不会说,不敢说”,你可以“说不好”,但绝不能“不去说”。毕竟,“表达困难症”终究有药可治,但“网络失语症”一旦养成,却是需要颇费周章治疗的沉疴痼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廖君琳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