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博物馆文创,有“龙”更有“融”

字体:
2024-02-06 07:20:3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谢伟旋

  要说出国内博物馆的气质,“庄重”一定是很多人脱口而出的形容词。怎样让这份“庄重”得以举重若轻,融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很多博物馆都在思考的问题。最近,浙江省内多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上新,头上簪花的如意龙手袋、专为女性设计的龙首玉颜镜、增添喜庆气氛的龙年文创春联……不少产品上市后销量一路走高,深受喜爱。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文化自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已然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华儿女的专属称谓。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故宫向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介绍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时深情地说道:“我们叫龙的传人。”让源远流长的龙文化找到现代的“打开方式”,浙江省诸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追随者众”,可谓是“打了个样”。

  既是“活起来”,也是“火起来”,上新一系列龙年文创产品,博物馆尝试让传统文化更加融合年轻人的审美观。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推出的“鱼跃成龙”文具礼盒饱含成长和进步的美好祝福,很快就卖断货;以龙首纹镯为设计灵感的金龙送福·新春福筒,良渚博物院把文创的“实用性”做成一大卖点;浙江省博物馆首次推出文创春联,给大家带来万象更新的感受……龙文化不是故纸堆的书写,也不是博物馆的一隅,当它主动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更能激发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物是静止的,而文创是生动的。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事实证明,浙江省多家博物馆融通创新的尝试是成功的。好的文创作品,总能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所向,但现阶段也要正视其创意力不强、吸引力不足等现状。反观浙江的龙年文创产品,它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是因为创作者有着更加独特的视野、更加实用的设计、更加新颖的理念。当然,让这些“大珠小珠落玉盘”,还在于“融”的秉轴持钧——融入创意、融合传播、融汇古今,这一套打法下来,也使得文创产品成为一出生就自带流量的产品。

  博物馆文创,有“龙”更有“融”。在公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之下,文创产品亦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见于细微”,所以我们倡导和推动文化传承从重“物”到重“人”的转变,这也考验着文创工作者怎样写好这个“融”字。一个个龙年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正是博物馆“教育”“展示”“研究”“保护”等功能的延伸,也是“将博物馆带回家”的理念的付诸实践。文化从来都是我们最为自信的力量,龙年文创产品的“爆款”不断,就有这样的启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马驰骋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