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半小时炮制一份,环评岂能如此儿戏

字体:
2024-03-28 07:43:0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朱浙萍

  靠抄袭半小时就能编一份环评报告,环评师到现场勘察摆样子,甚至有的从未到过现场,许多报告编制人员署名为代签……据《半月谈》报道,2023年至今,国内多个省市曝光环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暴露出诸多监管问题。

  环评,全称“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环评造假并不是新鲜事。近年来,各地加大打击力度,但弄虚作假问题依然屡禁不止,一些案件让人触目惊心。比如,山东青岛市即墨区法院审理的一起环评造假案中,在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短短半年时间内,被告人林某鑫为牟取非法利益,在环评工程师未参与任何编制、公司未开展任何环评业务的情况下,编制虚假环评报告900余份。然而,这些粗制滥造的环评报告基本上都通过了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审批。

  环评岂能如此儿戏?作为环境风险的过滤器、安全阀,质量和信用是环评的生命线。倘若这道关口漏风渗水、弄虚作假,无异于防线失守,终将危及环境。

  近年来,在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环评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在审批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环评造假甚至已发展为一条特殊的产业链。一些环评机构注册多家“空壳”公司,通过环评师挂靠的方式开展业务,有的为寻求利润空间,对环评报告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有的为迎合出资方所好,置环评真实性于不顾,无中生有、闭门造车。被查处后,则换个“马甲”继续营业。

  事实上,这些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环评报告,甄别起来并不难,之所以能“带病过关”,暴露出一些评审专家的形同虚设以及地方环保部门的失守之责。

  环评若是环环“走过场”,环保就会层层“失防”。守好环评“总闸门”,有关部门应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

  提高违法成本实现“不敢造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严惩环评造假行为,对弄虚作假、情节恶劣的“环评报告贩子”定罪判刑,终身禁止环评执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部长通道”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这些信息彰显法治力量,弄虚作假终将付出代价。

  强化监督监管实现“不能造假”。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实时监测环评机构跨省大量接单等异常情况,精准识别拼拼凑凑、复制粘贴的文字把戏;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推进“阳光环评”,推行环评师现场质询制度,让造假者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总之,环评不是为了给项目建设单位背书,更不能成为一些地方和企业环境违法的“挡箭牌”。执法者当重拳出击,所有相关责任方,也应对生态环境多些敬畏之心,让独立、公正、客观的环评生态蔚然成风,才能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廖君琳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