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推动水运设施智慧升级

字体:
2024-04-12 10:49:17 来源:经济日报 黄秋生 朱志杰

  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优势,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关键节点,也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攻方向。今年以来,水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明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近年来,水运在稳增长、扩内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水路货运量不断增长,港口吞吐能力稳步攀升,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大力推进,水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加强,有关部门持续通过提高水运比例来降低运输业的能耗和污染,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水运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水运基础设施补短板获得明显成效。新增国家高等级航道2500公里左右,基本连接内河主要港口。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提质增效,保障能力适度超前,智慧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支撑国家战略能力明显增强。

  尽管水运设施网络获得优化提升,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水运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需加强,码头生产管理系统标准化不足,航道养护管理智慧化程度不高,关键核心技术有待提升等。对此,要通过系统谋划、整体协同,以创新绿色发展、节能消耗控制为目标导向,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模式,按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的相关要求,推动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发展,构建现代化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

  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大力促进现代水运服务业要素集聚发展。立足全生命周期,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统筹水运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平陆运河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现代航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持续扩大水运经济的有效投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保障水运项目顺利实施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推动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推进港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港口智能感知设备部署应用,增强港口基础设施、港区环境、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能力;加强水位、气象、海况、航标状态、航道尺度、整治建筑物、桥梁通航净空尺度、通航建筑物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拓展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按照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建立“部—省—运行单位”三级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健全港口和航道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依托部省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相关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建立健全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标准体系,制定修订出台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相关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鼓励各地方、学会协会、企业先行先试,探索出台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力争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吴珂珺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