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河南之前,对于鹤壁最初的印象恐怕就是电视广告中那句“鹤壁天元”,其余一无所知。但是,这一趟“网上河南行”回来之后,鹤壁,这个“小”地方却给记者留下了“大”印象。
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和107国道两侧,因世传“双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鹤壁。全市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郊区、山城区、鹤山区)和淇滨经济开发区,25个乡镇总人口134万,其中市区人口40万。
相对于记者这次去的郑州(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600.3万),商丘(面积10704平方公里,人口788万),鹤壁真的只能算是个“小娃娃”。可就是这个“小娃娃”让东线的记者们几次大跌眼镜:
以工业立市,城市环境却出奇的好
鹤壁市的街道干净,整洁,满城绿树繁茂,天空的颜色是那种很透的蓝。这让初到鹤壁的记者很是惊讶。这就是工业城市吗?
很快,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就得到了答案。
鹤壁是一座因煤而建、以煤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近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从资源型城市发展需要出发,在抓项目、促发展,着力扩张经济总量的同时,着眼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理念,创新模式,以循环经济建设为载体,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依托自身的产业特点,着力建设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循环链,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初步框架和良好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省辖市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以同力水泥厂和鹤壁万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作为水泥生产企业,必然消耗大量的资源。河南省同力水泥有限公司利用工业废弃物代替水泥生产中的原燃料,减少天然矿物的消耗,利用水泥窑的工艺特点,合理处置工业危险废物。
万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资4200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粉煤灰渣蒸养砖厂、干灰系统以及干灰分选装置,获得了可观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离不开大量的水资源。生产排放废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冲灰渣的灰水,一部分为工业总排废水,公司对这两部分废水都进行了有效治理。
是“循环经济”成就了鹤壁的山清水秀。
鹤壁历史悠久 名胜古迹荟萃
这次记者去了淇县的云梦山和浚县的大伾山。平原出了两座山,已经够神奇了,何况山中还藏着更珍贵的历史遗迹呢!
云梦山是河南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曾为殷末四代帝都、西周卫国国都的历史名城——淇县(朝歌)境内,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明代《淇县志》也明确记载:“云梦山是鬼谷先生仙栖之处。鬼谷先生在这里广收门徒,传授揣摩、术数、臆测、权谋,因此云梦号称“古代第一军校”。
大伾山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山上松柏竞翠,寺庙幽幽王阳明、王铎等名人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四季风光变化不同。“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千年古刹天宁寺,清静幽雅吕祖词等一处处佛寺道观为大伾山增添了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
与大伾山相望的浮丘山,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山上的千佛洞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特色,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碧霞宫,结构严谨,风格独特。
还有我国北方唯一未被污染的淇河,其两岸"水影山光,胜过桃园",鸡冠山雄姿、白龙庙瀑布等景色各异。上峪火山地幔窗口,被称为"中华奇观"……
鹤壁人文景观数不胜数,令同去记者叹为观止。
工业发展势头迅猛 农业发展也方兴未艾
鹤壁粮食总产值稳定在70万吨左右。农业人均产量、人均占有粮、贡献粮三项指标居全省首位,是我国优质小麦和种子基地。
畜牧养殖业发展高起点、高速度、成规模、成气候,为河南省畜牧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平原绿化达标,山区造林成效显著。初步建成以苹果、枣、桃为主的果品生产、贮藏、加工基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副土特产品大量畅销国内外,淇河三珍(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久负盛名。
说到淇河三珍,记者有幸品尝了其中两珍,淇河鲫鱼小却少刺,味道极其鲜美。缠丝鸭蛋,煮熟后,切开,蛋黄中有像年轮一样的线,新奇而味美,据说只有那里的水养出来的鸭子才能产出这样的蛋。
后记
东线一路过来,相信大多记者都和我一样,对鹤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杭州,回味着在鹤壁的种种,我突然想起了初到鹤壁之时,鹤壁市委书记王勋志讲的一句介绍鹤壁的话“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鹤壁之行,果然印证了王勋志的话。“小市可以有大作为,而且必须有大作为”,从中记者看到了鹤壁市上到带头政府,下到平民百姓们的志气。相信鹤壁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记者最后只想说:“鹤壁,河南中部大崛起中一颗不平凡的闪亮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