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央行在《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提出“建议取消现行房屋预售制度”此议一出,引发各方激辩,骤成社会焦点。8月24日,建设部新闻发言人表态,“国家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但是,各方就是否取消预售引发议论,也给了人们许多思考。我们应当怎样理性看待这场“冲击波”?
自从央行建议披露之后,专家看法、房地产界的声音、网络的民意调查,接踵跃诸报端。一纸建议引来各抒己见,舆论不再一律,乍一看是那么“针尖对麦芒”,各执一词,乱象一片。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不是什么坏事。在一项政策产生之前,出现权威部门提建议、公众及时亮观点、有关部门做调研的景象,相比过去那种“鸦雀无声”的“一言堂”、那种个人“拍脑袋说了算”的情形,彰显出的是社会的进步、民主的前行。这次,央行的建议于先,建设部的表态于后,其间广开言路,这个过程在本质意义上,正是一条清晰可见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轨迹。
理性看待这场“冲击波”,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公众对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广泛认知和深化认识。央行建议释放出减少房地产金融风险、维护购房者权益、促使开发商优胜劣汰等多方面的政策信号,从长远来看都将是大势所趋。但建议既不等于政策,更不等于马上付诸实施。商品房预售制度是不是已经到了应该马上取消之时?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因此,面对央行这一尚属于“政策设计”性质的建议,近一段时间里,社会公众各方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或表示拥护和期待,或表示质疑和反对,都是必然的现象。同样,在针锋相对的激辩阶段,形成“多数购房者欢迎,大量开发商反对”的对立阵营不足为怪,对“取消预售”是否会导致“房价必涨”各有论据不难体会。我们欣喜地注意到,随着讨论的深化,一种理性的声音渐成主流认知,越来越多的公众认为,对央行这一初衷良好的建议倘若要付诸政策实施,离不开对各方利益的兼顾从而有序推进,不能偏重“快刀斩乱麻”而忽视长远之效,为此,“应有个缓冲机制,以利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以利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理性看待这场“冲击波”,我们应当转变思维方式,善于辨证地看问题。在多样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所面临的,往往不仅仅是“对与错”的判断,而更多的是“利与弊”的选择。“一纸建议”的出发点,“一语表态”的落脚点,同样是以广大百姓利益为重的执政理念的贯彻。因此,我们在做出判断、做出选择时,就更需要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思考力,多一些长远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