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浙江纪念活动 正文
  浙江纪念活动      
    

抗日烽火中的文化战士 抗战老战士珍贵回忆

www.zjol.com.cn  2005年09月0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主持人语:拿起笔作刀枪,歌声嘹亮敌胆寒。60年前,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里,成千上万的文化人与全国人民一道,为民族生存而英勇奋斗。他们用文艺这个武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奔走呼号,以自己的青春热血,激励民众的抗日斗志,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歌声中踏上抗日征途

  肖峰,中国著名油画家。在许多从抗日战争年代走出来的文艺工作者眼里,肖峰是一个小弟弟,尽管他今年已经75岁。

  1932年,江苏江都降临一名男婴,他叫余洪庆。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肖峰的家乡属于苏中游击区。父亲担任抗日政权乡的乡长,二哥是当地儿童团的干部。

  余洪庆的抗日故事是从他11岁那年开始的。那一年,余洪庆跟随二哥驻扎在一个新四军后方医院时,遭遇日伪军的偷袭。哥俩协助新四军伤病员,凭着简陋的武器,居然击退了敌人一个连的进攻。此事至今还是当地的一大奇闻,对年少的余洪庆来说,这可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战争场面。

  不过,让余洪庆真正迈向抗日征途,是另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1943年的一天,一位比余洪庆稍长几岁的新四军女战士来到村里,为儿童团教唱抗战歌曲《夺回大扬州》。余洪庆唱得高兴,听得入迷,不知不觉爱上了唱歌。那位小新四军名叫房玲,来自县里的抗日学校。就这样,她成了余洪庆的启蒙老师。

  父亲见余洪庆喜欢唱歌,就带他去县里报名。那时,游击区环境复杂而险恶,为了避免家庭遭受牵连,父亲在给余洪庆填写报名表时,将余洪庆的名字写成了“肖峰”。从此,“肖峰”永远代替了“余洪庆”。

  肖峰进入抗日学校后,学戏演戏,开心极了。学校在县里上演《红鼻子》时,肖峰扮演的角色是小乞丐。他没有嫌弃这个既小又丑的角色,演得让学校老师都连连点头称赞。

  有一天,肖峰发现学校里的房玲“失踪”了,他着急地打听。原来,房玲去了新四军苏北主力部队中一个叫做新安旅行团的单位。

  肖峰打听到房玲的去踪,以及新安旅行团的相关情报。他开始神往这个了不起的新四军少年抗日文艺团体。就在这个时候,噩耗传来:在一次日伪军的扫荡中,肖峰的父亲牺牲了。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肖峰成熟了许多。“国耻莫忘,家仇要报”。肖峰看到了村里墙上白石灰书写的大标语,下定决心要参加新四军,打定主意要去新安旅行团。新安旅行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少年儿童文艺教育团体。

  回忆在新安旅行团的战斗生涯,饱经风霜的肖峰两眼透出灿烂的光芒:“我很小就被逼得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当时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少年文艺团体——新安旅行团,唱歌跳舞,从事文艺宣传。就在战争的环境里,我们走遍全国,战斗、生活、学习。后来我对画画很感兴趣,就根据革命的需要开始画画了。这使我从小就有很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我为革命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的信念。”

  战争环境下的新安旅行团绝对不是世外桃源,肖峰他们也有与敌人直接遭遇的风险。有一天夜里,刚刚演出结束的小战士们疲惫地进入了梦乡,突然,他们被猛烈的机关枪扫射声惊醒。日伪军包围了新安旅行团驻扎的村子,幸好有一个警卫连保护着这群小战士,他们才得以逃脱。肖峰说,有时部队在前面攻城,他们就跟在后面。那样的生活使肖峰以极大的热情用绘画反映战争,尽管那时技巧不高。为了迅速提高绘画水平,肖峰拼命练习速写。战士们看到肖峰等小战士的作品都很感动,怀揣着图画冲锋杀敌。肖峰深深感到文艺武器的巨大威力,他的信心更足了。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考虑到肖峰的个人特长,送他前往美术院校深造。1950年至1960年,肖峰先后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他的正规美术训练就这样开始了。从苏联回国后,肖峰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1973年到1983年间,肖峰在上海油画雕塑院专事创作,他的代表作有《辞江南》、《收复失地》、《创业的年代》、《拂晓》等。

  肖峰表现最多的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其中有不少反映抗日战争的油画。肖峰的革命历史画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本身是革命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有真情实感。革命历史成为肖峰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去年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等多家单位主办的《岁月履痕——肖峰、宋韧作品回顾展》在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隆重开幕。一幅反映新四军抗日的油画《收复失地》事先受到一些人的议论,有人担心会影响中日关系,建议撤去。性格一向温和的画家发怒了,肖峰严肃地说:“其他作品可以撤掉,惟独这幅《收复失地》必须展出。我们要让日本人民知道那场给亚洲和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也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结果是,《收复失地》顺利展出了。而且,一家日本报纸这样评价:中国画家肖峰用他的油画《收复失地》,给日本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战士剧社里的“全能演员”

  8月27日上午,杭州城里细雨濛濛。浙江日报新闻大楼多功能厅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浙江省级机关老干部舞蹈协会正在这里举办一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艺演出,上百位70岁以上的老人载歌载舞,述说着自己战火纷飞的青春年代。

  一曲男声小合唱《游击队之歌》唱罢,我与合唱演员之一的苏荣庭坐到了一起。这位左胸挂满了军功章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的老人,今年80岁,但精神矍烁,很平常的一招一式间依然透露出专业的表演功底。

  苏荣庭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郯城县码头镇。这是一个文化和商业都比较发达的大镇。13岁那年,苏荣庭就读的小学遭到侵华日军飞机的轰炸,成了一片瓦砾。

  一天,八路军115师的一支队伍开进了码头镇。当高昂的歌声从镇中心广场传来的时候,苏荣庭跑去看热闹,原来是115师战士剧社宣传队正在为群众上演抗日节目。舞台旁有一道横幅:欢迎参加八路军抗日。

  苏荣庭告诉我,那次镇上有50多人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其中就有他这个“小不点”,以及几个一同玩耍的小伙伴。八路军战士剧社见他人小机灵,长相秀气大方,就让他留了下来。

  入伍后的苏荣庭跟随部队一起行军打仗,跌打滚翻。一旦在某地驻扎,剧社便抓紧时间排练演出。战士们见小荣庭肯吃苦,又好动,就教他练舞蹈。苏荣庭所在的剧社一分队全都是男战士,分队长曾经接受过专业舞蹈训练,他不但是队里的首长,也是编舞和导演。苏荣庭跟着分队长学习,几个星期后就开始登台亮相了。

  苏荣庭说,当时的排练和演出条件都很差,不过,舞蹈动作也比较简单。他初次参加演出,就和战友们一起表演了三个舞蹈节目:《欢乐舞》、《黑人舞》和《新中国舞》。苏荣庭至今都还记得那场演出是在一个秋天的夜里,舞台上的马灯点得通亮,台下的群众看得很认真。演出结束时,观众们有节奏地呼喊抗日口号,让苏荣庭激动的是,他听到了人们呼唤“小八路”的声音。分队长把他推到舞台上,让他向台下的群众行了一个军礼。那时,苏荣庭的军礼还不很标准,引来了一片善意的笑声,当然,还有热烈的掌声。

  由于苏荣庭个子较小,一分队又没有女战士,所以,如果舞蹈中出现小姑娘的形象,那个小姑娘就准是由他男扮女装的。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团长的胡德风,在抗日战争期间一度指挥过苏荣庭所在的战士剧社,胡德风指导上演的说唱《老太婆觉悟》中,苏荣庭扮演了“老太婆”的女儿,他的童声不但让观众叫好,也被分队长“发现”了歌唱潜力。所以,苏荣庭接下来不仅舞蹈要上,唱歌也要上,他成了剧社里的全能演员。少年的爱玩天性与革命队伍的抗日工作互相融合,使苏荣庭有了使不完的劲头。

  八路军115师战士剧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打”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他们的声誉也传到了江南新四军耳里。1941年底,战士剧社应邀前往苏北盐城,为根据地的新四军战友举办慰问演出,并与新四军新安旅行团的同行交流切磋。

  在盐城,战士剧社受到了新四军和根据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苏荣庭记得,当他们到达盐城,新安旅行团表演的一曲《欢迎战友们》让战士剧社的战友们热泪盈眶。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刘一丁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