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知中国文坛巨星巴金仙逝的消息,巴金的挚友、本社资深记者谷苇先生深感悲痛。他说:“作为中新社的记者,自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起就一直报道巴金,采访他的创作与生活,可以说进行过上百次的采访。昨晚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心中缅怀,往事重现。”
谷苇说,巴金去世前不久,国家给了他很多荣誉,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这是最高荣誉,也是与他最相称的。巴金属于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他的读者遍布全世界,人们对他都着有很高的评价。
谷苇回忆道,巴金在青年时期,为中国人民、青年一代创作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激励了一代中国青年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有不少年轻人正是受到巴金作品的影响投身革命的洪流。
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为新中国、为人民大众不断的写作,特别是他的《随想录》,是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思考的作品,其影响决不在激流三部曲之下。
谷苇深情地表示,巴金一生关心民众的疾苦,把写作与人民的欢乐痛苦联系在一起。近三十年来,他为公益事业、希望工程、中国现代文学馆等不断献出自己的笔耕收入;而且他捐款不署名,常署“李尧棠”,以至出现了很多人千方百计寻找好心人“李尧棠”的事情,十分感人。就在他去世不久前,他还为希望工程捐赠了一笔为数不小的款项,不过人们见诸报端时提到的是一位“中国文学泰斗”,也没有直接写他的名字。
谷苇谈到,巴金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深厚的希望。早在二十年前,他为无锡一所学校中一群“寻找理想的孩子”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回信,信中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不要为社会上的拜金潮所冲倒,要勇敢追求理想。至今,巴金的这些话还是有着现实意义。
谷苇特别提到,晚年,巴金强调要学习老托尔斯泰,强调讲真话,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言论。巴金说过:“强调说真话,是因为说假话太多了,现在需要用行动来证明。”谷苇说,巴金提倡要讲真话,其内涵是言行一致。巴老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言行一致。这也是他感人的人格力量所在。
“巴金是五四新文学时代硕果仅存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去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谷苇叹息道。他同时又表示,巴金总是希望中国强大起来,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他对中国人民饱含深情。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