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界自主创新的最好典范”——我国自主创新的MDI生产技术获重大突破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佳音频传:公司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级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大型化工装置,在宁波市大榭岛一次性试车成功;同时,“烟台万华年产16万吨MDI制造技术”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鉴定,从而使我国成为拥有这项技术的四个国家之一。中科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化工陈冠荣向记者介绍,这套装置是中国化工界自主创新的最好典范。
MDI技术突破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石油化工协会副会长杨伟才介绍,MDI是技术门槛最高的化工产品之一,其先进制造技术一直由德国巴斯夫等4家跨国公司掌握,并占据了全球85%的产能。从国际发展看,航空、军工、汽车、家电、人工制革、纺织、建材等领域对MDI的依赖度越来越强,“神五”“神六”很多密封圈都是用它来做的。烟台万华MDI装置的成功打破了跨国公司对中国技术和市场的垄断,结束了中国MDI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国可以对聚氨酯行业进行有效控制。
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介绍,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MDI消费国。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MDI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1年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烟台万华的16万吨MDI技术开发成功和装置顺利建成投产,有效维护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并将为我国聚氨酯行业及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产业空间。
自主创新是我国化工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生向记者介绍,他在和各跨国公司谈判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历尽艰辛和屈辱。当时的国家计委先后批复4套引进技术建设MDI项目,都因跨国公司技术封锁而相继失败。
丁建生等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培养出的新一代化工专家,屈辱和创伤激发出他们为民族争光的激情。1993年,在引进无望的绝境下,烟台万华开始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走自主开发之路,历经多次失败,技术终于有所突破。1998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同意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新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动力,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万华在烟台的MDI装置产能突破8万吨。
但此时,烟台万华集团与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水平仍有差距,在国家发改委18亿元贴息贷款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烟台万华决定在宁波大榭岛攻关兴建16万吨MDI装置。烟台万华以塑造民族品牌为使命,摈弃当年引进装置的模式,探索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思路。
烟台万华经验对我国化工工业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今年1月,大榭岛MDI装置一次试车成功,我国中科院院士陈冠荣、工程院院士李俊贤和原化工部技术司司长杨伟才见证了烟台万华十几年MDI自主创新充满艰辛的道路。专家介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大型石化装置可以不再全部依赖进口,中国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建设,烟台万华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化工工业自主创新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工程院院士李俊贤等专家介绍,我国16万吨MDI装置生产工艺在三个方面成为世界首创:一是完全摒弃了引进时的间歇工艺,缩合、光气化和结晶分离装置实现了全连续;二是通过实施能量集成和工艺优化,使装置公用工程消耗达到并部分超过了国外公司的技术水平,原料消耗与国外处于同一水平;三是我国装置MDI取消了液态光气储罐,使系统内静态光气储量为零,极大地降低了装置的安全风险。这说明我国已经拥有了了世界单套最大MDI生产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我国自有的化工民族品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