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农业和农村建设这着“活棋”——“十一五”开局之年展望新农村建设
温家宝总理今年两会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表示,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棋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而刚获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那么,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令人欣喜的是,一系列向“三农”领域倾斜的“真金白银”政策已相继出台,各部门、各地区也积极行动起来。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整个国家的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总量3000多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农村方面的投资所占比重五年平均是39%左右。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了中央投资三个方面的建设重点:
——今年拟安排120多亿元,继续加强种子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
——集中力量办好“水、气、路、电”四件事:一是今年拟安排4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计划再解决2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拟安排25亿元投资,比去年增长1.5倍,准备再建250万口户用沼气池;三是拟安排国债和车购税资金170多亿元,改建新建乡村公路18万公里;四是拟安排12亿元国债,对中西部部分地区农网进行完善,启动无电乡电力建设工程。
——准备安排60多亿元投资,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
部分“三农”问题专家认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是今后几年经济工作中的一个大动作,如,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今后五年将有1000多亿元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中去。而有关方面测算,“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至少为3万亿元人民币,根据“投资乘数”原理,抛开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不说,仅此一项就可以为相关企业带来5万亿到6万亿元的商机。
财政支农方面,从今年起将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发展和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日前表示,财政部将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的存量,同时把增量重点向农村倾斜。继续完善和强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强农惠农财税政策措施。其他利好信息还有,“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增加2182亿元,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今年中央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补助将达到47.3亿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日前表示,今后将采取5项具体措施发展现代农业。一要稳定粮食的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粮食质量、种粮的比较效益,特别要加强13个粮食主产区建设。二要优化农业的区域化布局,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特别是发展专业化、区域化农业生产。三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四要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务工的劳务收入;落实各项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五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建设新农村必须要确保耕地资源不大量流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明确表示,必须要严格管理土地,特别是保护耕地。在资源开发方面,开源和节流并重,并把节流放在首位。在土地管理方面,保有18亿亩耕地是约束性的指标,坚决不允许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