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美建交后不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邀到白宫作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访问华盛顿的中国国家领导人。翻阅那时美国媒体的报道,那个年代中美关系的特征跃然纸上。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曾向美出口石油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美关系的大门刚刚被打开,两国的人员和经贸往来少之又少。由于缺乏了解,在美国人的眼里,历史悠久的中国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东方大国。美国媒体当时用“长时间地与世隔绝”、“原始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的国度”来描述中国。对当时“破旧、贫困和落后的”中国提出在200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雄心,美国人虽表赞叹,但对中国能否实现这一理想却抱有一定的怀疑。
美国媒体报道说,人民解放军“没有反坦克导弹,没有装甲直升机,没有现代主战坦克。携带核武器的中程导弹射程不到4000英里”。
在谈到邓小平访美之行时,美国媒体说,“中国代表团携带一个详细的采购单子,金额可能大大超过了中国的预算”,似乎在暗示中国当时没有多少外汇储备。
美国媒体报道中还有这样一条消息: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同意向中国购买360万桶原油,第一批原油在1979年初就可抵达美国。报道指出,中国当时之所以向美出口石油是为了赚取足够的外汇来帮助“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1979年1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在评论中美建交时说:“即使北京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和华盛顿和莫斯科一样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首都,(中美关系)正常化打开了潜在的有利可图的贸易之路和世界政治的新视角。”
今天美国担心能源问题会导致中美摩擦
27年后的今天,美国媒体是如何报道和看待中国的?布什政府又是如何定位中美关系的呢?
《华盛顿邮报》4月15日刊登了题为《中美争夺更多石油可能导致外交摩擦》的文章。该文指出,由于全球石油资源有限,这可能导致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美国与增长最快的能源消费国中国之间的关系出现紧张。
同一天,《洛杉矶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观察中国在拉美的行动》的文章。该报道说,中美官员在北京就中国在拉美的活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对话,内容涵盖了政治和经济各项议题。与会的美国高级官员说,这“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和世界级的石油与其他资源消费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华尔街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上个月曾发表文章,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相互依存。如果发生贸易战或者金融战,双方都将在经济上遭遇毁灭性灾难。所以,尽管贸易关系紧张,但中美双方都不敢首先发动贸易战。
布什在年初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称中国是“经济竞争者”。美国国防部2006年度《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明确提出,“作为一个主要的和新兴的大国,中国最具有和美国进行军事竞争的潜力”。布什政府今年3月发表的美国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中国是亚洲经济巨大成功的一个缩影,中国已从贫困和孤立中走出,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美国的战略是寻求鼓励中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定,同时美国也对任何其他可能做好“两手准备”。
以上只是美国人对中国所作的评论的“冰山一角”。如今,翻开美国的报纸,打开美国政府网站,参加美国智库的研讨会,走进国会山举行的听证会,耳目所及之处,有关中国的内容几乎无处不在。不管美国媒体、学者、官员对中国肯定也好,否定也好,怀疑也好,批评也好,甚至漫骂也好,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美国日益感受到太平洋彼岸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影响力。正如美国寻常百姓家离不开“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在思考美国对外战略及国内政治时避免不了要时时面对“中国因素”。
美国总统布什在评论中美关系时,既肯定两国关系存在“积极的”一面,也表达了双边关系“错综复杂”的一面。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与中方进行战略对话时坦承,中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大大超出了美方的预料,“我们如何应对中国崛起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