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深刻影响,也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对于这个成立时间不长、影响不断扩大的国际合作组织,世人对其定位、性质和功能等出现一些误读,是难以避免的。
误读一:军事集团?
上海合作组织产生于安全磋商,从一开始就具有突出的安全合作功能。但它并非是一个像北约那样的军事集团,“东方的北约”这样的说法根本“没有任何根据”。张德广说,上海合作组织从不寻求与任何一方进行对抗,其宗旨与成为军事组织“风马牛不相及”。
上海合作组织倡导的是一种新型安全观,即坚持共同安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这种新型安全观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得以成立的基础。从最初的边界谈判,到成立各种安全合作机制,这种新型安全观一直贯穿始终。
与冷战时期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不同,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它坚持成员国之间的安全合作,具体到现阶段,除了重点放在打击“三股势力”外,还要应对突发性灾难以及贩毒、武器走私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因此成员国在组织框架内本质上是安全合作,而非军事结盟。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的这种新型国家关系完全摒弃了在国家间建立政治、军事联盟的冷战思维。
其次,坚持“不对抗”。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只针对恐怖组织,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这种演习只能加强各成员国及其军队之间的信任与友谊,而不会对其他国家和组织构成威胁。中国不会与外国联合举行针对第三国的军事演习。
上海合作组织所在地区是个多种矛盾纵横交织、多种势力激烈争夺的地区。对各成员国来说,安全问题既关系到政权稳定,也关系到经济发展。从现实需要看,其安全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但强化安全合作绝不意味着要把“上合组织”建设成为“军事集团”。把“上合组织”建设成为军事集团可能引起新的“两极对抗”,对地区安全有害无益。
误读二:针对第三方?
自成立之初,上海合作组织就被有些人别有用心地贴上了“中俄联合抗美”的标签,加上在一些问题上与美国意见相左,引起西方国家疑虑。突出的事例是,2005年7月在阿斯塔纳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发表元首宣言,要求美国确定其在中亚驻军的期限,一度使美国感到十分紧张。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随即紧急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试图安抚这些国家,确保美国在中亚继续驻军。一些国际问题专家认为,与美国的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最敏感的对外关系。而在是否应与美国建立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上,上海合作组织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明确表态。
但上海合作组织并非针对美国。它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加强睦邻互信和互利合作,维护地区稳定和谋求共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对外倡导新安全观,对内坚持“上海精神”,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封闭、排他的组织,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表达了希望同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联系的愿望。
实践证明,上合组织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建设和谐地区和世界的重要力量。上海合作组织既非为了“抗美”,也不排斥美国。
在如何看待上海合作组织与美国的关系问题上,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卢金在接受本刊驻莫斯科记者采访时说,他并不认为美国和西方对该组织的发展有什么阻碍和恐慌。他说,有些人认为美国军队在中亚的存在是为了遏制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这是粗浅的认识。俄罗斯不认为美军在中亚将会对俄有什么威胁,俄罗斯更关心上海合作组织发表的声明:在完成反恐任务后,美军是留下还是不留下?卢金强调,这里没有任何美国的威胁。上海合作组织内部的问题才是亟待解决的。
误读三:中亚“博弈”的大棋局?
不久前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在哈学者层面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匿名调查,调查中有六成以上的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对话进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在其中不起决定作用。他们因此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发展,以及对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执行中亚政策中的地位信心不足,而且对中国在未来7到10年内可能成为中亚地区的力量中心颇有疑虑。
对此,张德广表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亚应该成为各国开展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大舞台,而不应该成为互相算计、互相排斥的“大棋局”,“我不赞成‘大棋局’这个概念”。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中,尽管中、俄是大国,中亚几国相对而言是小国,但国力不同的各方却创造了平等参与、互利共赢的局面。上海合作组织创造了一种新型国家关系准则,即所有成员国完全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协商解决各种问题和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即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种理念完全不同于“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应当说,它代表了时代的潮流,符合多个民族共处、多种文明交汇的中亚地区的实际,因此不仅可以成为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精神黏合剂”,而且对营造其发展所必需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也极具意义。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建设上的主要诉求是“睦邻、发展、稳定”,绝不存在任何谋求地区主导权的意图。张德广说,中国作为一个平等成员,严格遵守协商一致原则。
误读四:“空洞化”、“论坛化”的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西方主流意见普遍不看好其发展前景,有的对该组织冠以“空洞化”、“论坛化”的说法。
应当看到的是,经过各成员国5年来的共同努力,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各个国家联系更加紧密了,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对外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上海合作组织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当然,与组织成立时的设计理念以及人们的期望相比,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表现在组织的常设机构作用发挥还有限,组织内绝大多数经济合作都是在双边条件下进行,与区域内自由贸易的目标相距甚远,而且一些合作项目的落实进展缓慢,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未来上海合作组织必须要强化运行机制的效率和能力,特别是通过组织的力量推动各国破除阻碍合作的壁垒,已是当务之急。有专家认为,反恐是成员国达成共识的领域,也可以作为实质性合作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