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3日电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此间经济学家认为,单位能耗居高不下及带来的相关问题,已成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考验。
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中国将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低4%首次列为宏观经济预期指标。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近日坦言,实现全年节能目标面临很大压力。
“单位能耗降低目标难以实现,表明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外延式粗放型模式,这必然带来环境污染严重,大量耕地被乱占用。”经济学家张卓元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指出,如果能耗不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就会保持高位运行,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等投资将持续增加,对环境的污染也将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上半年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506亿元,同比增长45.7%。
同时,能耗还关联着物价。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保持逐步抬高趋势,菜价上扬是主要支撑力量之一。菜价走高与郊区菜田被占用有直接的关系,而耕地被占用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需要政绩,需要经济粗放式快速发展。
“降耗关键还在地方政府。”张卓元说。他指出,降低能耗需要大量投入,而且还不能马上出成效,“与节能相比,GDP总量在地方官员中心目中权重不可替代”。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央项目投资3770亿元,同比增长25.1%;地方项目投资32598亿元,增长32%。对此,国家统计局一位官员表示,一些地区单位GDP能耗较高,主要是由于工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耗能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等造成的。
张卓元建议,提高能源价格是改变现状最管用的措施。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决定价格的体系,使价格信号真正在节能降耗中发挥作用。
尽管中国已对资源价格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国内能源价格仍普遍低于世界水平。在扭曲的价格信号下,耗能产业的扩张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抑制。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中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7月19日,中国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提出将“十一五”期间能耗下降20%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重点耗能企业,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同时提出要“逐步理顺能源价格,实行有利于节能的财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