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曾是江苏省信访大市,近年来,已一跃成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与2001年相比,全市进京信访量下降52%,赴省集体访下降91%,来市集体访下降79%,越级访市内化解率达99%。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如何理顺群众情绪、协调利益关系、处理社会矛盾、赢得和谐局面?淮安市的回答是: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难展开工作,把老百姓满意作为社会和谐的“第一追求”。
百姓信访的“高速公路”
要解决人民群众“信访难”,化解矛盾于基层,关键是要体察民情,畅通言路。淮安的干部群众都知道市委书记丁解民有这样一个习惯:每晚8点到10点,只要没有公干,他都会在办公室里批阅群众来信。每年经他手里批阅的信访信函达四五千封,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结果。
淮安市还出台多条举措,着力打造“群众信访高速公路”,让群众“话有地方说,有话能够好好说”。
——成立“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该中心以市信访局为主体,劳动、农工、国土、政法等12家重点涉访单位共同派员进驻,集中处理共同信访问题,解决了以往百姓上访门槛高、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弊端。
——建立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和25日,至少有3名市领导轮流接待上访群众,接待的时间、地点提前几天在媒体上发布。对来访群众实行首访接待负责制,谁接待谁负责督促催办、交办处理,处理结果要向反映人反馈。
——实行24小时“市长热线”制度。“12345,有事找政府”,市长公开电话开通4年多,受理群众来电5万余次,98%的来电有了群众满意的结果。
——建立“信访直通车”。如果有关信访事项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纪检监察机关将介入,督促检查并进行责任追究。
“硬措施”治理“软环境”
在淮安市,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新鲜事:市、县、乡三级党政班子领导成员的手机号码全部登在报纸上,向社会公布。老百姓只要遇到了不满意的事情,都可以直接向有关领导直接反映。
这是淮安市为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丁解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是要建设和谐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目前,在基层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根子应从干部身上找。谨防干部脱离群众、机关服务官僚化,这是党长期执政过程中必须时刻警醒的一个重大问题。
淮安市从培养群众情感入手,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每年,全市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都要在农闲时节到农村“当一周农民”,俯下身子了解“三农”问题,走访群众不能少于20家,至少为当地群众办1件实事,还要提交1份调研报告。几年下来,驻村干部修桥铺路、改造危房、救助困难家庭,为百姓解决了大量现实难题。目前,8个县区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淮安市还采取多项强硬措施约束官员,建立起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该市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成立几年来,已受理各类投诉1.2万余件。此外,每年两次对78家市直重点党政机关实行万人评议,对连续3次评为“三差”的单位,一把手就地免职;同时开展“企业满意处室”和“企业不满意处室”评议,把软环境建设压力层层传递,解决了“中梗阻”顽症。每年开展两次“企业服务月”,由市领导带领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访企业,目前已走访企业过万户次,基层企业和群众对市机关的满意与基本满意率达到了99%。
“八大工程”暖民心
关注民生问题是淮安实现社会和谐的又一实招。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助残、育才助困、敬老爱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安淮安”建设等工程,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
去年,淮安市有4万多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乡低保面扩大到5万多户,有近14万个特困学生得到政府资助,城镇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8%、96%和90%。在农村,新增47万自来水受益人口,8000多户危房得到改造,72万人次的农民接受了实用技术培训,88%的农民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解决行路难等30件实事构成该市惠民工程的主体。“从前只要下雨就出不了门,而今只要雨一停,穿绣花鞋都能到处跑。”一位年近70岁的老太太高兴地说。为解决老城区积水和环境卫生等严重问题,近年来,该市先后铺设、改造地下排水管道155公里,市内300多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全部变成了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受到群众欢迎。(记者郭奔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