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005年10月11日电(记者沈路涛、田雨、李江泓)
(一)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秉承十六大精神,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这是一条清晰的红线。
科学发展观赋予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不仅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而且富有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从而丰富、创新和完善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两年来,放眼祖国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在涌动,合力在形成,亿万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奋斗激情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两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实践坚定了一个信念: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是《论语·乡党》中的一段。
与中国“人本”传统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冷溶说:“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揭示了这一发展观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在偏僻山区,在困难国企,在遇难矿工的家里,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
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全国公安“大接访”,提高“低保”保障金,解救在海外被绑架的人质,追讨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海棠、麦莎、达维、龙王……虽然今年灾害较之往年频繁且严重,但由于防汛抗旱应急机制的启动,全国因灾死亡人数比历年平均少了一半以上;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以人为本的自觉实践。
2004年和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目光都聚焦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引领9亿农民夺取丰收,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586元,实际增长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
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弥足珍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
许多人用“不平凡”三个字评价过去两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评价缘于“宏观调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城乡、地区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自2003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按照“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稳定住房价格,改善房地产结构;控制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行业过度投资……
这种组合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闪烁科学发展思维的调控,正将国民经济导入科学的发展轨道,经济发展过热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房价趋于平稳,低水平重复建设正在被遏制……
“我国新一轮高速增长暴露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宏观调控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说。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水平,保证了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2005年,节约之风吹遍神州。中央国家机关率先垂范,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倡导节约的政策措施,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节能号召……节约型社会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侯云春说:“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科学的政绩导向逐步深入人心。许多地方的领导干部努力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局部利益、眼前发展的政绩观,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今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在部分省区市开始了“绿色GDP”试点工作。中组部在四川、浙江、内蒙古进行新的综合性政绩考核试点时纳入了环保指标。
“循环经济”这个颇为生疏的词语,已经为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所熟悉。辽宁省各市均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贵阳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法规,循环经济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迅速展开。
(五)
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全国一盘棋,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格局,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各地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经济三大板块,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迎来新一轮“雁阵起飞”。
东部地区反思过去、审视现在、规划未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五个统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保持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中部地区则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技术水准,创造自主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
东北振兴战略正成为推动东北发展的强大动力。东北地区的干部群众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打好基础、扎实推进,依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东北振兴。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60多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工程在西部相继开工,一大批已建成的项目开始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区域经济在未来20年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新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说。
(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又一重要任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条基本特征,既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根本保证,同时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表示。
李家垅村,湖南北部一个闭塞的农业村,长期贫穷使“好男不耕七分地,好女不嫁李家郎”一度流传甚广。总是喜欢在新建的水泥村道上溜达的李义成老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脏水坑、臭垃圾没了,封建迷信、赌博打架少了,新建的房子漂亮整齐了。村支部书记李牛根说,村里头的所有变化都得益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湘北一隅和谐共建释放的巨大能量,折射出华夏发展的壮美前程。
修宪保护私有财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活力;依法行政快速推进;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广建社会保障网,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前所未有地得到重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不仅要求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要做到社会更加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七)
放眼古老的国土,每一块最为活跃、每一块最富生机、每一块最有成效的地方,无不闪烁着科学发展观的光芒,无不印证着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是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新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的思想必将引领中国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