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消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同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被纳入“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指导性很强的方针。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切实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采取积极措施,抓紧贯彻落实。
胡锦涛同志前不久在河南、江西、湖北调研时反复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加快,对外开放范围要扩大、领域要拓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才能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开辟新的科技产业,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求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和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充分发挥科技院所和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力争在前沿科学和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要鼓励发展多项技术集成的产品和产业,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或项目,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同时,我们还必须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又要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发展战略高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能够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带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生物等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转变。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必须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大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要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环境。要把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