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和谐社会”是两年前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概念,中央党校的资深专家说,现在,达成共识的党的领导层将把这个符合中国儒家传统的概念放到更加突出的“统揽全局的位置”。这是首次将和谐社会作为一次全会的主议题。
党建专家叶笃初说,自十二大以来,历届中央六次全会都兼具两个特点:一是就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进行讨论研究,二是和此前之中央全会照应,总其大成,切入点好像只是一个方面,但同时包含的是把全面工作都熔于一炉,带有“检验”和“交卷”的意味。
关键词: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2月对建设和谐社会提出的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键词:出发点和归宿点
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四条原则性的界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可以说,核心的宗旨归结为一条,这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要真正使广大劳动人民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又是财富的主要享用者。
关键词: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
28年的改革开放,使得经济保持了令人瞩目的高增长,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开始凸显。
“现在官方经常提两个判断,‘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中央编译局当代所所长何增科说,这被党认为是中国当下的阶段特征。
7月24日的新华社通稿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要求,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观察家说,相比过去“把蛋糕做大”的经济效率至上,现在亦强调“把蛋糕分好”的利益重组。
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把重点放在发展社会事业上,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关键词: “幸福感”量化
9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继推出绿色GDP指数之后,今后还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方面的需求。
与此同时,“幸福感”作为衡量地方社会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摆上多数地方政府官员的议事日程。目前,深圳市已制定了该市的“和谐深圳评价体系”,上海市的“和谐社区指数”今年年初也已成功通过测试。
9月20日召开的中国城市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上,国内首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No.1》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标,那就是“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该报告对全国287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一个新的排名。
专家指出,“幸福指数”、“和谐指数”、“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等的不断涌现,是对中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
关键词:告别“GDP崇拜”
“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
现实的变化成为最好的诠释。在各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和人民笑颜”的全新经济实践不断深入。
在新一轮增长周期内,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部分省份超过45%。这标志着,尽管仍存在相当距离,但我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分配制度改革
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强调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2005年度12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中央企业,其员工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至4倍。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使社会各阶层利益失衡,成为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个因素。
不仅仅是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关键词:就业社会网络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就业意味着有尊严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对社会来说,这是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北京市民冯成武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在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60%以上。
在表面数字的背后,是就业指标被纳入各地干部考核范围、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扩大培训、运用财政资金购买公益岗位……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从今年开始实施调整后的积极就业政策,更多的人将找到工作岗位。
关键词:教育消费“黑洞”
今年,国家确定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预计中央财政新增投入约102亿元,地方财政新增投入38亿元。此举对这些地方的孩子无疑是一种福音。而在山东这样的东部地区,在以纯农户为主的家庭,教育开支也仍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费用。
“一个孩子上学每天平均需要10元钱。”58岁的山东农民张希祯算了笔账:他10岁的孙子和7岁的孙女目前正在上小学,每年差不多花费3600元。
“这还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读书需要的费用,现在村子里很多农民即便一家人节衣缩食,也没有实力让孩子读高中和大学,很多家长为孩子读书背上了沉重负担,甚至要用一辈子来还债。”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